李奕萱/你會如何介紹台灣?──那些國際交流志工的小事

聯合報 李奕萱
你會如何介紹台灣? ──那些國際交流志工的小事圖/紅林

想到日本,我們會想到和服、茶道、動漫;想到印度,我們則容易想到紗麗和寶萊塢。那什麼樣的文化可以代表台灣呢?美食或許是個答案,但在食物以外呢?

有很長的一段時間,我都沒特別思考過這個問題,從小和翻譯小說與動漫一起長大,一直很習慣生活中充滿外來文化,直到認識了外國朋友,才慢慢發現,我好像並不是那麼認識台灣,也不是很確定「什麼可以代表台灣」。而真正讓我直面這點的,則是因為擔任國際交流志工。

有意思的是,「認同」雖然屬於自己,可卻是在跟別人互動的過程中,才會漸漸被形塑出來。

從在台灣接待外國人,到出國成為外國人

我參加過的國際交流相關志工有兩種,一種是以接待為主,幫助來台灣的外國人適應新環境,在念書期間尤其有很多機會。比如大二時,我曾和朋友報名國際事務處的外國學生校園導覽志工。

那時發生了一件趣事,在填寫語言能力時,我和朋友都提到上過一年日文,沒想到,我們就被分到了日文組!

只上過一年課,實在不可能用日文介紹校園呀!好在我們反應後,國際事務處找來日本同學支援,當天我們只需要當小幫手,在隊伍間穿梭、提供基本的生活資訊即可。於是,我們比手畫腳,試著告訴他們郵局可以開戶頭、哪裡可以買到日用品,也拿著練過一百遍的講稿,結結巴巴用日文做一小段的校園簡介,圓滿完成導覽工作。

那次經驗讓從未出國長住過的我,第一次感受到從零開始認識世界的不容易。而很快地,也體驗到了這種當外國人的感覺——幾個月後,我飛到波蘭華沙當交換學生。下飛機前就惴惴不安,但兩個波蘭女孩帶著燦爛微笑迎接我,陪我去第一個住處,還教導怎麼買手機SIM卡、辦銀行戶頭。免去研究的焦頭爛額,我能更輕鬆地去認識、去喜歡波蘭,助人者到受助者的身分轉變,讓人深刻意識到接待志工如何影響外國人對一個國家的印象。

日常本身就是一種特色

在波蘭時也參與了另一種國際交流志工:文化交流,要到一間國小與小朋友互動、介紹自己國家。當天志工組成非常多元,成員來自土耳其、希臘、印度,還有我與另一個台灣人。事前討論要如何介紹自己國家時,土耳其人打趣地向希臘人說:「我們來聊土耳其與希臘的關係(兩國有很多糾紛),我相信七歲小孩一定很有興趣!」我聽了也笑問另一個台灣人:「那我們要介紹兩岸關係嗎?」

玩笑歸玩笑,我們其實有點煩惱要怎麼介紹台灣——作為一個族群多元的移民社會,什麼能代表台灣呢?

我祖父母輩都會說台語,我卻不太會說台語,成長過程中,比起本土文化,更受歐美、日韓文化影響。在這樣的成長背景下,雖然聽過台語歌、看過原住民的歌舞,在美術課寫過一點書法,可是它們都沒有讓我產生認同感,也不太可能勉強表演。

和朋友認真討論了許久,最後帶了台灣的錢幣、有台灣相關圖像的貼紙,決定介紹自己最習慣的生活樣貌。到了國小後,我們發現不用想太多,七歲的孩子英文沒有很好,我們的波蘭文也很破,所以就用最簡單的單字,說明來自台灣,再分享一些平常會看到、用到的東西就已足夠。

孩子們拿著台灣的紙鈔與錢幣,玩得不亦樂乎。在一個小朋友的請求下,志工們在黑板寫下他名字的各種語言版本,他看了覺得非常有趣,我們也很開心——原來光是這些日常點滴,就已經有這麼多不同!

我們在印度的大學播起〈島嶼天光〉

類似的自我叩問,在印度當國際志工時,以更深沉的方式出現。我們被邀請到當地大學做交流。作為歡迎,校方為我們帶來傳統歌舞表演,他們文化特色鮮明,無論舞蹈、音樂還是服裝,都相當有「印度感」。

當客人的不需要表演,但我忍不住思考,假設需要上台,要做什麼呢?如果隨意選擇一種族群的傳統表演,感覺既不恰當,又很容易陷入刻板印象;可是如果唱台灣流行歌,會不會又不夠特別?什麼是我們的共同點,又具有「台灣感」呢?網路鄉民常常譏諷「台灣沒文化」,難道真是如此嗎?

有趣的是,在提問時,我們反而得以知道其他國家對台灣有什麼好奇。印度同學連番提問:棒球為什麼對台灣重要?我們的兵役制度如何?甚至問到了太陽花運動——沒想到印度的大學生也知道這件事!

我靈光一閃,借了他們的電腦,播放YouTube上的〈島嶼天光〉影片,偏偏他們設備沒辦法擴音,正苦惱該如何是好時,一位團員突然直接清唱,志工隊的大家也一個個加入,合唱迴盪在會議室裡,彷彿帶著大家回到青年衝進立法院的那段時間。

那時候我忽然理解,雖然台灣是這麼一個認同複雜且多元的國家,然而我們所共同經歷過的——無論好與壞,以及我們所共享的民主,就是台灣的文化。

在最熟悉的家鄉落地生根

儘管我土生土長於台灣,可是真的「落地生根」,是在我到國外繞一圈回來以後。回頭拾起那些被我遺忘的童謠,聽不同族群的歌、讀不同族群的文學,也更認識自己家族故事——同時也是台灣的故事。

當這些歷史、社會與文化成為我生活的一部分,無關我的族群身分,它慢慢形成了「台灣認同」。現在的我,可以興奮地向國外的朋友推薦阿爆的〈Thank You〉、閃靈的〈暮沉武德殿〉、蔡依林的〈玫瑰少年〉,也深愛任何記錄下台灣歷史的音樂、舞蹈、文字與禮俗。走過一趟旅程,從心虛、自卑到自信,我才理解到台灣的不單一、對多元的擁抱,正是我們的特色,而我深深以此為傲。

李奕萱

李奕萱,北投人,什麼都寫的文字工作者,寫劇本、小說、隨筆,也寫報導、展...

成為他者的過客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