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淳之/阿波羅登月

聯合報 葉淳之
懷念二十世紀,阿波羅11號(左下方有小小的太空人)。攝影/遠流出版

亙古日月,昭昭明鑑。環視天地,白晝最顯目是太陽,夜晚最明亮是月亮。不過,太陽無法逼視,月亮卻如溫柔母親,引人反覆凝望,在傳奇與神話中,角色無與倫比。

中國的嫦娥、日本的竹取公主到希臘的黛安娜,「奔月」堪稱是古今中外曠世之共同願望。無怪乎「影像藝術之父」、南韓藝術家白南準,在1965年以十二個黑白電視呈現月相盈虧輪迴,名為「月亮是最古老的電視」,如此引起共鳴。

縱有共鳴,登月這千古願望,只要算計收穫,百年也難回本。計畫始終束之高閣,卻拜冷戰之賜於1969年7月16日,由阿波羅11號計畫搶了頭香。在月亮見證下,冷戰期間的科技競賽,由自由陣營拔得頭籌。

生未逢時,無緣即時目睹實況轉播,但黑白電視畫面中,太空人手上的美國國旗、有如犯罪鑑識證據般放大阿姆斯壯的月球腳印及飄蕩蕩的太空漫步,都因為美國是我們國家好朋友,新聞畫面屢有重播,使我猶如不在場的見證者而永生難忘。

海洋堂食玩「回憶二十世紀」的「阿波羅11號」,撥動了記憶觸角,重新攪動那些黑白畫面。蘇聯其實在1957年就發射第一顆進入行星軌道的衛星「史普尼克一號」;1961年,蘇聯的加加林成為首位進入太空的人類。眼見落後太空競賽,約翰・甘迺迪1961年入主白宮,發下十年內登月豪語;阿波羅計畫享十倍於之前的預算,最終花費達250億美元。甘迺迪宣稱登月可以統籌和測試美國最尖端的技術和力量,以「太空競賽會影響到每一個在民主和專制之間做選擇的人」來說服國會。美國砸重金直追急起的1961年,也是台灣開始統計外匯存底的元年,9300萬美元,人均GDP為162美元。

後人分析,登月計畫結合了四大發明:英國的雷達、德國的彈道火箭、美國的電腦和原子彈;研發的起源都指向二戰。登月小艇開發主持人華納・馮・布朗,是前德國納粹黨衛軍和第三帝國火箭總工程師,雖在二戰後期已降美,遁入太空新人生,但猶太生靈塗炭於斯,已載入史冊。

甘迺迪1964年即遇刺身亡,無緣親睹歷史鏡頭。但阿波羅計畫已成了二十世紀的里程碑,打破了(或摧毀了)人類夢想的疆界。儘管近年不斷有人挑戰登月畫面的真實性,絲毫不能折傷人類築夢於月的勇氣,向太空推進的事實。

1972年,阿波羅計畫告終,但全球富豪的火箭夢與太空旅行,正式由民間接手;當年台灣外匯存底6億5千1百萬美元,人均GDP為525美元。計畫終始,所耗資源,傾數國之力也難竟其功;物換星移,2023年金融巨鱷索羅斯交棒其子的資產規模即達250億美元,也愈來愈多人體驗過在太空凝望地球。地球如此獨特,宇宙中我們如此渺小,人類倘若不知節制,自我毀滅似乎無可避免;這是太空旅人的領悟。我似乎也理解了,那個因冷戰開啟的美蘇太空競賽的真正意義。

就這樣,「阿波羅11號」,不僅在海洋堂的「回憶二十世紀」裡以袖珍的面貌存在,也將以巨大的意義提醒我們,我們的珍寶,不在太空,而在腳下所踏的土地。

葉淳之

葉淳之,府城人,寫過幾本書,得過幾個獎,現在致力的是,希望讓更多人好好...

青春名人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