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zel/不插電的夏天
富人與百姓的避暑妙方
炎炎夏日,躲在冷氣房裡吃冰可能是我們從小就最愛的避暑活動。看看外頭烈得發白的陽光,還有新聞不斷發布的高溫預報,我常慶幸自己生在已發明冷氣與冰箱的時代,然後思索沒有電的古人該怎麼辦?
事實上,古代的夏天選擇真的不多。好消息是從前的溫室效應遠不比現在,氣溫不至於到逼人的高熱,古人靠智慧還是勉強能過。對於貴族和有錢人,熱不熱都有辦法,不分東西方他們都享受著一定的清涼特權。例如中式的宮廷裡建有水車帶動的自動風扇,還能把水流帶到屋頂,從屋簷慢慢往下滴,形成一道沁人的水窗簾──很像現代商家在人行道上安裝的降溫噴霧設備吧?此外,人們還會在地上挖直立的深坑,坑頂安裝帶孔洞的蓋子,這樣地底的涼氣就能往上竄,堪稱是純物理版的冷氣。君主們真的受不了的時候,還會往北方的避暑別宮去。東方有頤和園,西方也不遑多讓,大多數君主直接把住所分為「夏宮」和「冬宮」,宮廷早就將定期遷徙融入辦公文化了。
飲食上,古人其實也像我們一樣渴望吃冰,必須從冬天就開始準備夏天的需求:當寒冬降臨,工人們會在水質清澈、表面冰層厚實的河面開工,鋸下整整齊齊的天然大塊冰,迅速用推車送進準備好的地下冰窖中,壘出壯觀的冰牆;縫隙中要緊緊填滿乾草、稻糠或泥土,以儘量減少寒氣流失。等夏天一來,這些大冰塊就會被起出使用,可惜這時候還沒化掉的冰大約只剩下一半,是造價高昂的抗暑珍品。也因為儲存方式,這些冰往往不是拿來直接吃下肚,而是做成冰鎮的料理讓達官顯貴們消火解熱,或者像戰國時期出土的「青銅冰鑒」這類產品,製造出專門放冰的容器,打造「純物理冰箱」。
當然,這些避暑方式所費不貲,對平民百姓是天方夜譚;他們的避暑方式只能靠些土方法。中國的基層比較幸運,有萬用的竹子幫手,竹蓆、竹枕、竹扇既便宜又管用。家中買不起冰也沒關係,早在宋朝,街頭巷尾就有冰飲專賣鋪──你該不會以為他們只能喝喝綠豆湯和酸梅湯吧?宋人的飲料品項之多,比之現代手搖茶店更教人百嘗不膩。廚子們已經懂得將各種水果煮成濃縮果汁,以香料調味後再發酵,賣出去前用水稀釋,即為當代流行的「渴水」。或者將水煮滾後投入紫蘇、沉香等素材,密封之後靜待香氣被徹底釋放,再起出來飲用,是為「熟水」;不但氣味迷人,往往還有保健強身之效,連貴為皇帝的宋仁宗都愛不釋「嘴」。還有其他的飲料品項族繁不及備載,在小販鋪子裡冰鎮。美味當前,人人平等,幾文錢就能來上一杯。
不管身分統統跳河降溫
至於在西方,雖然飲料選擇性大幅減少,但他們最愛的啤酒和麥酒本身也有不錯的消暑之效。不過享受恐怕不是普羅大眾的首要目標,夏天對他們來說既讓人安心又必須嚴加注意。由於歐洲整體氣溫偏冷,初春反而是百姓最痛苦的時期;原因是冬季剛剛結束,正是存糧見底、新莊稼又才剛剛種下的時刻。反而到了夏天,在麥子豐收前可以吃些生長期短的蔬菜根莖類救急。但也因為歐陸氣候乾燥,民房又大多以木材搭建,夏季格外容易起火。為了消防,巴黎還曾經規定,夏天所有家庭的門前都必須常備一桶水,目的不是拿來喝,而是在救災時能即刻派上用場,避免大火延燒。
水,幾乎是歐洲人度過夏季唯一能仰賴的有效物資。當時的醫生就已經注意到防曬的重要性,建議人們應該戴上寬簷帽、使用遮陽傘。就算是平民女性也會努力謹遵醫囑,不過原因並非害怕曬傷,而是過去以白色肌膚為美。人們認為,只有貧農之妻和喪夫的窮寡婦才會因為戶外勞動大量曝曬,所以女性對深膚色避之唯恐不及。醫生們還推出各種防曬偏方,例如浸泡了樟腦的油膏,或者能夠美白的神奇食譜。至於其中功效到底如何,只怕安慰性質還是偏高一些。
對男人們來說,夏天就更簡單──還是靠水來吧。在酷暑之下,少年郎最常做的就是直接跳進河裡降溫。出征的國王、奔波的領主、工作剛結束的農民,不分地位統統都愛游泳,比較大膽的女士們有時也會脫掉衣服下去泡泡。但這卻造成兩個社會性問題:第一,基督教修士們被嚇得不輕,嚴厲譴責裸泳很缺德,特別痛罵了一絲不掛的女泳者;第二,許多人熱到腦子發昏,明明根本不會游泳卻硬要參加,導致夏季溺水意外頻傳。在特別奔放的巴黎,政府只好在塞納河邊掛牌(他們很意外,因為河裡的廢水超髒),警告人們要是再下水就會被抓去關,但還是無法杜絕百姓強烈的消暑慾望。
比起來,我們現代的夏天是不是輕鬆多了?一個按鈕能帶來的舒爽,可比帝王將相更痛快。不過在電力吃緊的時候,或許那些比較安全的古代土方,還是能多少幫助我們節能減碳呢!
●本文作者為Podcast頻道《時間的女兒:八卦歷史》主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