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昇恩/踏上鋼鐵擂台之路:從「我是冠軍」到「我也可以培養冠軍」
小時候,我曾立志要當甲蟲店老闆。然而,隨著年齡增長,接觸的東西愈來愈多,高二時迷上了機器人,就此踏上鋼鐵擂台之路。
●
儘管興趣廣泛,國中時期的我卻沒有什麼目標,對升學也沒有想法,以距離為考量就近選擇新北高工,並且因為家人多就讀復興美工,在沒有了解科系的情形下選擇了「製圖科」。入學後,我才發現製圖科與美工科完全不同,機械製圖是要認識機械原理、將其繪製出來的。幸好,這對我來說新鮮有趣,愈學愈投入,只要看到相關活動就去參與。
當時多數活動以競賽為主,而我也認為這是最快學習到那項專業的方式:第一、有時間壓力去推動你做這件事情;第二、競賽的主題會收束你的學習方向;第三、能與同好交流,快速提升自己。在大部分學生仍習慣使用廠商設計的機器人套裝時,我選擇自行設計,由於外觀、功能均跳出多年來的框架,受到很多關注;比如說,即便符合比賽規章,仍遭到其他隊教練檢舉,要求重新檢錄。
那次事件埋下我的創業動機,而當我以選手身分,在國內獲得多場全國冠軍、國際銅牌之際,有一位家長在國手選拔賽上問我:「昇恩,我兒子很崇拜你,你會想要出來開課嗎?我可以協助你找教室和學生。」那位家長是其中一位選手的媽媽,因為常在賽場上遇見,促成我們第一次的交流,後來那位小朋友還跟我要了簽名。
就這樣,我開始有自己的學生,甚至組成自己的戰隊。我發現,那種成就跟當選手的榮譽很不一樣,一個讓人想喜悅大喊:「我是冠軍!」另一個則令我明白:「我也可以培養冠軍!」
●
從選手到機器人教育界,又是另一次學習。記得最初教學碰上小朋友起紛爭,我以舊有思維讓他們互相說「對不起」,沒想到其中一名小朋友覺得很委屈,明明是對方一直搶東西,他才會制止他,為什麼要說對不起?這名小朋友後來改用偏激的方式吸引我的注意,也讓我深刻體認到時代不同了,現在的小朋友因網路提前成熟,過往的模式不能再直接套用,必須花更多心思在「聆聽」上。
分析學生為什麼喜歡自己、願意分享,我發現是因為他們對我有認同,進而願意聽課。於是,當他們闡述問題,比起直接給答案或挑出問題中的問題,我會先問:「你怎麼會想知道這個?」試探對方願不願意說,或以自身經驗引導他們講出內心真實想法。根據經驗,這樣除了能讓孩子愈來愈敢表達,還能使他們變成一個「將疑慮有條理地提出」的人:一位剛加入班級的孩子的機器人壞掉了,他會說:「老師,機器人壞掉了。」而一位和我相處過的孩子則會說:「老師,機器人左腳膝蓋馬達齒輪組故障了,可以跟你拿一組維修嗎?」
觀察到這樣的轉變,讓我萌生一個遠大的目標:想要變成人型機器人教育龍頭,看見每一位學員臉上都掛著大大笑容。這個心願單靠一個人的力量無法達成,所以我尋覓夥伴、建立團隊,尋找各種可能的資源。2023年三月,因著台積電築夢計畫,我辦了一場百人競賽,讓台灣的小朋友有舞台,也讓自己的選手經驗不再只是榮耀自己。接下來,我期待在台灣就有國際機器人賽事,讓世界各地的人不只知道台灣的筆電品牌、腳踏車品牌,還知道我們有一間厲害的人型機器人競技教育公司--GTA ROBOTICS!
●本文作者為GTA ROBOTICS創辦人。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