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淮/拼圖海龜與小六家族
目前世界上有七種海龜,只有革龜背甲的表層為革質皮膚,其他六種海龜的背甲表層都有像人類指甲質地的角質盾片,而這些盾片就像拼圖,一片一片地拼接在一起。
海龜背甲上的盾片可以用來辨識不同種類的海龜,通常以最大片的左、中、右三排來看。台灣最常見的綠蠵龜,大多數左、右側盾為各四片,中央盾五片,玳瑁的盾片數目和綠蠵龜一樣,不同的是盾片不像拼圖,比較立體、像一片疊著一片的屋瓦。赤蠵龜則大多為左、中、右都各五片,欖蠵龜的左、右側盾的形狀較為長條,且各有六片以上。
但生命沒有絕對。「海龜點點名」團隊從2017年六月,透過公民科學的方式向大眾蒐集海龜目擊照片,加上長期的季節性調查,截至2022年底,於小琉球紀錄的約五百五十隻綠蠵龜個體中,有約三十隻盾片數目異常,大概占了5%。
有趣的是,這些盾片數異常的海龜中,有很高的比例都是中央盾有六片,而且多出來的那片都小小一片,穿插在第四和第五片中間。像這種有第六片中央盾的綠蠵龜,我們將牠們暱稱為「小六」,分別已被命名為「畸形小六」、「美人洞的小六」、「褐色小六」、「不正方小六」等。目前小琉球的「小六家族」成員超過二十位。
另外,還有一種背甲盾片超帥、超多片的「拼圖龜」或「拉鍊龜」,牠們的中央盾是七片以上,看起來更像拼圖或一條拉鍊。其中一隻有著九片中央盾的「拼圖哥」,牠是有著長尾巴,背甲長度超過九十公分以上的大公龜,龐大體型加上特殊的背甲盾片,顯得更加帥氣。綠蠵龜「阿怪」的盾片數也異常得很特別,左、右側盾是和欖蠵龜有點類似的長條狀,且各有六片,不曉得牠會不會是欖蠵龜混綠蠵龜的混種海龜?
至於為什麼會出現這種盾片數異常的海龜?很可能和海龜卵孵化時的環境變化有關。
2019年,我在馬來西亞熱浪島遇見了兩位學者,其研究主題是探討當地沙灘重新移植卵窩對孵化小海龜的影響。他們發現,當地移過位置的卵窩較自然孵化卵窩的孵化時間較短,而移過位置孵出來的小海龜相較於自然孵化的小海龜,體型較小、活動力較差,且有較高的機率出現盾片數異常的海龜(移位卵窩約25%、自然卵窩約9%)。
研究推測,可能是因為移過位置的卵窩,人工挖的卵窩挖得太窄,導致海龜卵在孵化時太密集,溫度高於自然狀態孵化下的卵窩。因此建議,非不得已儘量不要人工移植卵窩,若要移植,挖的卵窩深度、寬度和環境也要儘量和產卵母龜挖得相同。
另一篇相關的研究,是同樣在2019年,我在日本的小笠原群島當海龜志工時,遇到的兩位研究學者。他們正在做綠蠵龜卵窩移植的研究,分別將卵窩移到陽光下和陰影下孵化,看兩者孵化出來的小海龜有什麼差別。研究發現,在陽光下、孵化期間溫度較高的卵窩,與陰影下的相比,孵出來的小海龜體型較小、活動力較差,且盾片數異常的比例較高。
回到小琉球,雖然較少目擊到孵化的小海龜,卻棲息了許多青年龜、亞成龜及成龜。觀察這些已經長大的盾片數異常海龜,其實和其他盾片數正常的海龜沒什麼兩樣,也是照常吃飯、耍廢、清潔、睡覺。
或許,不管盾片數正常與否,能夠到小琉球生活的海龜,都已經是萬中選一的海洋勇者。因為不曉得要犧牲、淘汰了多少牠們的兄弟姊妹,才有一隻海龜能夠順利長大,出現在我們的眼前,讓我們遇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