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意琪/就業之路迢迢:從小作所到一般職場

聯合報 文/張意琪
從小作所到一般職場。圖/奚佩璐

來到央北的小祥

四十四年前,第一社福從一個小小的地下室開始服務早療兒童,隨著孩子長大,有的需要協助照顧,有的需要幫忙找工作,所以後續又發展出成人日托、住宿及就業項目。這些項目有的在機構,有的在庇護工場,也有的在小作所,支持不同需求的心智障礙者。

110年十月,第一社福承接新北市政府的服務方案後,我被轉調到小作所當副主任,在央北工作。在那裡,我們幫服務對象安排口罩、金紙、紅包袋包裝,以及環境清潔等作業,讓沒辦法去庇護工場或其他場域就業的心智障礙者,也能透過自己的力量獲取獎勵金。

小祥差不多就在那時加入的。在此之前,她一直生活在社區中,雖然曾有過幾次工作經驗,當餐廳外場人員、美容助理等,但由於適應狀況等各種因素,並不持久。她到了小作所後,每天跟著大家進行活動,練習把十包口罩放進紙盒後包裝,也跟著做金紙、紅包袋的代工,練習掃地、拖地、擦拭等技能。

在每天不斷重複的練習中,小祥對於這些工作慢慢上手了,包裝速度愈來愈快,品質也持續進步。她對自己愈來愈有信心,萌生再次進入一般職場的念頭。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教保員,央北團隊也就此著手協助她。

在小作所,我們以訓練工作態度、技能為優先,少有產能的壓力。但若要轉銜就業,首要面臨的就是產能跟品質的要求。該怎麼讓小祥理解小作所、庇護工場,甚至一般職場的差別呢?為此,成員討論後,決定進行「比賽」,在三十分鐘內,她與社工分別進行紅包包裝(包括數數、裝入袋中、黏貼),再交由評審檢查兩人成品。

比賽的結果,是社工包了將近一百包,小祥約為五十包;然而,扣除品質不量的部分,所剩無幾……

就是想工作的心

縱使現實殘酷,小祥仍不想輕易放棄,一心念著要到外面工作。教保員說,她經常提起哪邊有洗碗的工作、哪個薪水很高……大家都感受到她對多賺一點錢的渴望,畢竟,在小作所接受服務仍是要繳費的,儘管作業活動會有獎勵金,可是與一般職場賺取的薪資仍有著相當大的差距。

為此,央北團隊與她和家人進一步討論,看看怎樣能讓小祥更具備外出工作的能力。教保員仔細觀察過小祥後,告訴我她是一位很直率的女孩,有時會直率過頭而與同儕產生衝突。於是,教保員帶著她學習怎麼和同儕有正向良好的互動、怎麼開啟聊天話題、怎麼回應,改善她的社交模式。接著,考慮到外面職場須先接受面試、測驗,整潔的外表也很重要,教保員便教她打理服裝儀容。

其實,對身心障礙者而言,要在一般職場上工作,需要透過比一般人更多的練習、努力及準備。但,即便準備再多,他們的求職路到底與一般人相比還是不那麼順遂,因為能做的事情有限,願意接納他們的地方也有限。

小祥的再就業路才剛起步,我們可以想見它並不好走,但在堅強的意志以及眾人陪伴下,我相信她能美夢成真,也期待社會有更多的友善職場,包容這些認真的孩子。

邀請您參與第一社福「身心障礙者服務」,詳情請見:https://www.diyi.org.tw/,劃撥帳號:05175271,戶名:財團法人第一社會福利基金會,或撥捐款專線:02-27224136。

職場生存之道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