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卉君/紀念日
「無言耶!交往過三年,妳從來沒有記對我的生日……」我只知道星座、忘記確切日期的某任前男友傳訊來,有點無奈地回覆我過早的貼圖祝賀。我尷尬地自嘲:「至少我記得是這個月嘛,只是忘記是哪一天,心意到就好。」對方迅速傳來一個翻白眼的貼圖,伴隨一句:「妳真的一點都沒變。也是啦,至少省去一堆紀念日的麻煩。」我隔著手機屏幕都可以感受到話中暗藏的怨念,據說他剛因為忘記準備伴侶的結婚紀念日禮物而被冷戰中。
身為連自己生日都不一定記得的工作狂,日曆上的紅字對我而言是「無法工作的日子」:每逢紅字,多數的公家機關都不上班,周五傍晚是寄件及各種公務聯繫的死線,錯過就要等下個上班日了。而催促著過節的,則是街道、商店、網頁各種節慶主題裝飾宣傳,一年裡除了過年、清明、端午、中秋這些傳統節日之外,尚有向各種關係致意的父親節、母親節、情人節、教師節得好好表現。再國際化一些,商機無關信仰地沒放過萬聖節、耶誕節,甚至加碼各種數字購物節……節日、生日、紀念日、假日統統混淆在一起,日子代表的涵義被稀釋,彷彿只成為了正當消費的藉口,抑或休假出遊狂歡的理由。
然而,在所有張燈結綵慶賀過節的氛圍裡,總有一些標記成「紀念日」的假期,深具意義,日曆上的紅字像是一道癒合結痂的疤,標誌傷痕的所在,讓我得像撫摸新生肌膚一樣格外小心,比方說二二八和平紀念日。
春假期間家人團聚,為了向剛上小學的姪女解釋二月最後一天為什麼不用上學,我查閱「紀念日」的定義,國語辭典解釋為:「具有重大意義,值得紀念的日子。」而2月28日「和平紀念日」在維基百科裡的註記則是:「中華民國為紀念1947年2月28日發生的二二八事件而於1995年設立的國定節日。」歷史上的今天發生了什麼衝突,牽涉了哪些地方的哪些人,為此我們經過了多少次激烈或冷靜地對峙與溝通、付出了什麼樣的代價,才換取今日的和平,進而成為日曆上紅字的「假期」?這段無法三言兩語交代清楚的蜿蜒曲折,難以簡化成七歲小孩聽懂的「懶人包」;倒是讓七字頭、對史料始末一知半解的孩子家長,重新上了一堂民主歷史課。
比起紀念日是在紀念什麼,人們更在意的是連假放幾天、出國行程如何安排。在歲月靜好的太平年代,漸漸遺忘先人曾如何負重前行。而當所謂意義深重的紀念日成為日曆上輕易撕下的一張薄紙,和平成為無關痛癢洋溢著小確幸的描述,在這個土地上成長生活著的我們,又有多少故事可以傳誦給下一代呢?
對於七歲的小女孩而言,二二八事件和白色恐怖大概是輔導級的恐怖片,也是過於沉重的「紀念日」;可若是懷著對受難者的敬意,透過更多史料的了解與口述紀錄,找到多元詮釋的角度,引導孩子尊重人我之間不同族裔、性別、觀點和生命經驗的種種差異,進一步滋長出同理心和共感的能力,相信這樣的「紀念日」會比任何一場燦爛浮誇的煙火秀印象深刻,也讓我們有機會期待未來社會更進步的每一日。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