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潔/在長大的路途上
一個關於串珠手環的故事
這幾年,在自己於桃園經營的小補習班裡,與學生有更多談話的機會,而閱讀他們的文字,像是一種靜態的、深遠的傾聽,像是等待一朵花慢慢地綻放。一朵花什麼時候會意識到自己是一朵天地間與眾不同的存在,不用借助在群體中扮演任何角色來得到肯定,不用走進任何人的劇本,只要自顧自地綻放就可以了呢?
我的自我意識來得很晚,看似獨立卻經常在生活中感到困惑,最後終於意識到在親情、友情、愛情等各樣情感中,樣貌的原型都是攀附,然後害怕失去,以及承擔巨大的失去的痛苦。模糊的自我,要在對照中才能現形;要在拉扯的痛覺中,才感覺得到存在。
我時常與友人F討論相關的問題,她不畏懼困難,選擇自己願意被對待的方式,在各樣關係中調整距離,雖然仍然有一些事情能引她心傷,但時間總不會太久,她的軸心似乎很穩固,幾經擺盪之後,仍然可以回復平靜。
她向我說過一個故事,在她小學時,女同學們都喜歡做串珠手環,某次隔壁同學手環斷掉了,大家手忙腳亂地趴在地上幫忙撿,但有幾顆珠子沒能找回來。女同學後來確信F偷藏了那些最美的串珠,串在自己的手環上。下午老師隨即介入處理,F將前因後果向老師解釋,老師卻告訴F,若是不直接承認偷了珠子就要請家長來學校處理了。
F說,她很冷靜地回答「好」。
F的母親來到學校,將她帶到一邊,聽著她描述事發經過。
「你媽媽也很理性,沒有一來就先給你一巴掌,說你讓她丟臉。」我佩服地說。一般家長很可能不由分說,氣急敗壞地希望孩子認錯,急著要處理事端。
F媽媽聽完老師與女兒兩方的說法,很冷靜地告訴老師:「我女兒的串珠手環是一直繫在手上的,況且彈性繩上面的死結,也沒辦法在沒有工具的狀況下拆開、重串、重綁,這些珠珠真的是她自己的。」
我好奇地問F:「你不哭嗎?如果是我,被冤枉了我早就哭到連話都說不清楚了。」我說。
「我不會哭啊,我又沒有拿,而且這時候哭了,就沒辦法把話講清楚了!」她理所當然地回答,我覺得那真是太有道理了,雖然哭了不代表不勇敢,但這些時候不能哭啊,需要有清晰的口齒為自己辯解!
事件的後續發展是,那位女孩散落的最後幾顆珠子,真的被其他同學在地上撿到了,而女孩因為這次的誣賴事件,身邊朋友愈來愈少。
我彷彿發掘到礦脈而驚喜
F媽某次在家,接到了女孩母親打來的電話,希望可以找F重新與女孩做朋友,這樣女孩一定能在這個解鈴繫鈴處,重獲全班的友誼。F媽回應對方,她無法為女兒做決定,但她會轉告F這件事情,只是後續的進展要交由F來取捨。
「我絕對不會回頭去欺負她,或是煽動大家一起不理她,但我也不想跟她成為朋友。」F這樣回答媽媽。
她只是當成尋常小事那樣告訴我,我卻像發掘到礦脈那樣驚喜,這個故事對於家長、學生、老師三方,都是很重要的提醒。
F所做的事情,是不斷地握緊對自己生命的主導權,冷靜又理性地面對問題,不讓自己吞下不該吞的委屈。而她的母親,更是支持她作為一個獨立個體,在她的權限範圍之內,讓她自己做決定、自己承擔責任。
我忍不住想,所以充滿自信又不驕傲的F,是這樣慢慢打磨出來的嗎?她從不在小事上糾結,也不害怕得罪人,卻也沒有那些刺蝟般的稜稜角角,更沒有對世界的憤怒,她只是很自在地綻放著。
我曾將這樣的故事說給所有學生聽,同時那也是一再地透過自己的聲音再提醒自己,去實踐這些我所相信的價值。我告訴學生們,要確信你的思想與選擇是自由的,你正過著僅此一次的人生,你是自己生活的主宰,家長與老師只是從旁協助的過客,這是比功課更重要的人生課題。
同時更要意識到,我們現在所做的每一個決定,都是培養信心、身體意識的關鍵。如果你還沒有把自己先想像成一個獨立個體,當你長大之後要得到自信是很困難的,自信不可能一夜之間長出來。就是現在,現在的你,已經在長大的路途上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