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一忠/燒煤球
假日出遊參觀眷村故事館,裡面擺設從前的廚具和生活用品,其中最讓我驚訝的是煤球、煤球爐和火鉗--眾裡尋他千百度,消失的產品重現,不禁憶起年少燒煤球的往事。
煤球被稱作蜂窩煤,台語叫炭圓、煤丸,我們都叫練炭、煉炭、連炭,日文れんたん;最早由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發明,曾是東亞居民的家用燃料,台灣也曾普遍使用。
四五○年代,煮飯、燒開水都靠煤球。它以煤渣和水按比例調和,裝入圓柱形的鐵模內,中間插上十幾根鐵條,預留圓孔,然後重捶夯實,再倒出來曝曬。當時住家附近有座工廠專門生產煤球,常可見煤球放置地面曝曬,黑色圓柱堆滿空地,就像兵工廠的砲彈,場面十分壯觀。
燒煤球是門技術,先在小炭爐底部以竹木架空,足以支撐煤球重量,接著放些薄木片或廢紙加以點燃,再將煤球放在上面燃燒,有點像燃營火的方式,等到底部稍微轉紅,就可以從小爐夾到大爐子;煤球快燒完時,只要加上新的,就會繼續引燃。
燒煤球必須到戶外,還要測氣象觀風向,免得煙霧瀰漫室內。我剛開始常被煙熏得涕淚縱橫、喉乾咳嗽,經過好幾次失敗才學會。劉興欽寫過一首打油詩:「煤球台語叫炭圓,煤渣加泥壓成團。生火必須到屋外,臭氣嗆鼻不好玩。」身為長子負責生火,很能體會那種滋味。
煤球點燃後,火種留在爐子裡,下方有個鐵片製活動門,以空氣對流控制火力,可以持續燃燒大半天,很實用;做完飯菜或燒好洗澡水,爐面上蓋片鐵板,可以保持溫度,使燃燒的速度變慢;掀開鐵板以扇子搧幾下,火勢很快就會再旺起來;等煤球快燒完時,餘溫用來烤地瓜、玉米,一點也不浪費。燒過的煤球敲成碎片,鋪在門前的磚泥小徑,防止雨後地面濕滑,算是廢物利用。
隨著時代進步,經濟條件改善,環保意識抬頭,煤球會造成空氣汙染,引發呼吸道疾病,瓦斯逐漸取代了它,現代人幾乎沒有看過。年過耳順,睹物思情倍感傷懷,煤球爐已成為骨董,想看只能到民俗博物館了。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