羅鈞鴻(小虎老師)/有溫度的溝通課

聯合報 文/羅鈞鴻(小虎老師)
有溫度的溝通課。圖/江長芳

當你正要開口說話,忽然一股不知名的感受湧上來,讓你的喉嚨一緊,你會怎麼處理?

一,停下來想想為什麼卡住了。

二,不管它,繼續說話。

大多數人都會選擇二,因為讓眼前的人等,總覺得不太禮貌。然而,這些感覺沒有被處理好就會累積下來,甚至讓喉嚨緊變成一種習慣,造成惡性循環。

遇到表達的問題時,多數人會以為自己缺乏的是好的技巧,但這麼多年來,我發現很多時候不是能力問題,而是「表達焦慮」在作祟。

別看表達焦慮只是一個小小的情緒,它造成的內在消耗是非常巨大的。「內在消耗」指的是花費大量的精力,對抗不舒服的情緒。在這樣幾乎所有專注力都被占用的狀況下,我們基本上是沒有餘裕的,而沒有餘裕就不會有更好的創造力與應變能力,去因應外在做出理想回應。

所以,我們要好好認識表達焦慮背後的成因,了解自己的恐懼,看清楚自己有什麼情感需要。接著,我們就可以想辦法滿足那份需要,也就能減少表達焦慮造成的影響。

我大致把這些恐懼分成三類:害怕未知、害怕不被認可、害怕衝突。

第一種:害怕未知

我想這應該是最常見的。我們在台上發生的所有緊張,幾乎都跟害怕未知有關,像是我不知道觀眾會有什麼反應、不知道觀眾會不會對我不友善、不知道待會還會發生什麼事。這些負面的想法,都來自於未知,就像小孩很怕衣櫃裡有鬼,因為衣櫃內部黑漆漆的,難免產生很多可怕的想像,自己嚇自己。

若要對抗未知的影響,就必須建立「安全感」,讓自己在適當的範圍內可預期、可操控。

即使已經有了十幾年的教學經驗,有時候上台前我還是會很緊張,陷入未知的恐懼中。這是因為我要面對的是全新的聽眾,還可能因為場地不一樣、協助的幫手不一樣,產生更多變數。所以,上台之前,我會有某些準備的儀式,例如:提早抵達演講的會場,摸索現場投影設備的功能。雖然這些準備在演講時不一定用得上,但是多一份準備,會讓我對現場有更多的掌控。只要滿足自己的安全感,就能幫助我離開緊張的情緒,全心全意投入到演說當中。

第二種:害怕不被認可

害怕不被認可,其實就是怕會被別人挑毛病。延伸出來的外在行為即是「完美主義」,總要把一切都整理好、準備好,才願意把想法拿出來和人分享。但是問題來了,我們有時候對自己的批判,往往比別人更加惡劣,如果一直用自己的角度來看,我們永遠都不會有準備好的那一天。

在這裡,我們該學會的是「對自己更加客觀」。假使你很容易對自己產生負面的批評,我會建議你拿起紙筆,試著將自己的優點與缺點,用客觀的文字列出一份清單。透過理性分析,為自己創造一種客觀的自我認識,幫助我們在心中產生一些自我認同的聲音,抵銷其他不認同自己的聲音。

另外,我們也要重新認識聽眾聆聽的心態。當我們不是聽眾時,很容易將聽眾想像成妖魔鬼怪;其實,當我們坐在觀眾席時,雖然多少會對台上的人挑毛病,但更多時候,我們的心思是放在「台上這個人能夠為我帶來些什麼」之上。

過去,當我們對觀眾的觀感產生恐懼時,會有人告訴我們:「你把專注力轉移到正確的事情上,就不會緊張了啊!」這句話聽起來正確至極,卻非常難達成。畢竟我們心裡充滿了恐懼,又沒有另外一個能讓我們專注力聚焦的東西,眼中當然就滿是恐懼了。

所以,在開口說話之前,你必須先認同一件事情:「你是要來為大家帶來好消息的。」當你心裡相信自己說的話會為他人帶來好處,在心中產生了「意義感」,你就能將焦點放在這個意義上,擺脫恐懼的侵蝕。

第三種:害怕衝突

害怕衝突是人之常情,畢竟人與人之間難免意見不同。我們在表達觀點時,很容易因為雙方都希望證明自己更正確,而讓空氣中瀰漫火藥味。為了避免這種衝突感,有些人會選擇對自己的真實想法避而不談--我們擔心與他人產生衝突,是因為我們不相信別人有足夠的彈性,接納自己的看法。而這樣的信念,也可能來自我們對於別人不同的意見,缺乏了包容的能力。

這邊我要來談一談關於「包容」的定義。如果是因為害怕衝突,所以將自己的想法隱藏起來,去配合他人的意見,這不算是包容,而是「妥協」。真正的包容,是一種「主動」的姿態,意思是我可以保留我自己的意見,但同時從對方的意見中找出共同之處,或是向對方看待事情的不同角度來學習,然後一起找出第三種選項。信念與力量之間,往往是相輔相成的。當我們擁有協調的能力,我們也就愈容易相信,與他人進行協調找到出路的可能性。

如果你的恐懼是害怕產生衝突,不妨試著在對話中,尋找彼此的「共識感」,一旦有共識,人們就能憑藉共識來工作,也就能減少衝突。

●本文摘自遠流出版《有溫度的溝通課》

生活進行式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