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家榕/口罩下的答案

聯合報 文/古家榕

外出購物,遇上一位視障朋友,順手幫了些小忙。而當我陪對方買完日用品、將其扶上車道別後,沿途沉默的女兒,忽然嚴肅開口:「媽媽,他沒戴好口罩。」

我聞言一愣,回想適才情景,對方可能擔心表達有誤,確實是一直拉下口罩與我談話。「他這樣做,是想確保溝通品質吧?畢竟他無法藉『視覺』判斷我是否理解。」

語畢,只見女兒滿臉訝異:「妳是說,他看不見嗎?」

「他請我協助時有提到,妳沒聽見嗎?」

「我當時在氣他不守規定,沒注意到其他事。」女兒說完後,神情變得有些複雜,就和我的心情一樣。

始終相信,正義感是好的、同理心是好的、守法是好的、寬容也是好的,然而當這些概念,交集於一張不織布上,突然間,我竟不知要如何編織它們的順位。我不希望女兒成為道德魔人,卻也擔心自己成了濫好人,每一面口罩,覆蓋太多故事,路過的讀者,究竟該怎麼穿透紋理,抵達所謂的答案?

尤其當它的底下,從不只有一個答案。

話題徵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