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淮/颱風來了,海龜怎麼辦?

聯合報 蘇淮
大浪中覓食的海龜。今日登場/蘇淮

台灣夏季經常有颱風來襲,每次看著浪花翻騰,便會好奇生活在水下的海龜,也要躲颱風嗎?颱風來臨時,海龜在幹嘛呢?

2012年六月,颶風Debby從墨西哥灣掃過美國佛羅里達州,當時正值赤蠵龜的產卵季,其中一隻正在產卵期間的海龜二號,恰巧被研究人員安裝了衛星發報器與其他儀器在身上,因而記錄到牠在颶風來臨前、中、後,在海中的移動路徑、潛水行為和耗氧量等數據。

海龜二號產完卵後回到海中,從潛水模式判斷,牠前九天有80%的時間都置底休息,颶風侵襲期間,牠的行為轉變成有91%的時間都在游動。潛水模式主要有兩種:第一種是直接下潛置底後上浮到十至二十米的深度,保持在這個深度游動一段時間後回水面換氣;第二種也很類似,只是不會先置底,而是下潛至十至二十米後維持深度游動後回水面換氣。

在日本及歐洲的研究中,認為赤蠵龜在產卵期間的潛水模式,以待在深度十至二十米游動為主,可能是因為牠們在這個深度是中性浮力,游動時消耗氧氣和能量比較少。

根據海龜二號的水平移動路徑,颶風期間牠跟著風浪往北移動了285公里(平均一天57公里),颶風離開後,牠開始加速往南,以平均一天游75公里的速度,回到被颶風侵襲過的產卵沙灘再次上岸產卵。

海龜二號在遭遇颶風時,兩次的產卵間隔為21天。根據其他研究,赤蠵龜在水溫27°C左右,產卵間隔平均是15天,而海龜二號身上的溫度紀錄,顯示大部分的時間都在27°C的海域,代表牠晚了約6天才產卵,推測可能是等待颶風過後才產卵。

另一個日本的研究,同樣是產卵期間的赤蠵龜,在海中遇到了颱風。那隻赤蠵龜在颱風期間,下潛到四十至七十米深度置底的時間比風浪平靜時更長,推測可能置底躲避風浪。而加勒比海的一隻成熟玳瑁,也可能在颶風侵襲期間,躲藏在礁石下或洞穴中(根據安裝在牠身上的光度計、深度計和島嶼周圍地形推測)。

澳洲的一則研究,調查了1970到2007年加勒比海和墨西哥灣一帶海域的颶風,發現颶風生成季節和海龜產卵季節的重疊時間高,有97%的海龜產卵沙灘都曾受颶風影響,其中對當地綠蠵龜、玳瑁和革龜的卵窩影響最大,赤蠵龜和肯氏龜次之,欖蠵龜則最小。

或許,颱風來襲對在海中的成熟海龜個體不構成什麼威脅,牠們自己會找地方躲好,或者是適應颱風的風浪。在極端氣候,強烈颱風愈來愈頻繁發生的情況下,影響比較大的,反而是陸地上的海龜產卵沙灘吧?

蘇淮

蘇淮,對海洋生物著迷,對牠們的各種行為充滿好奇,尤其對海龜情有獨鍾。現...

蘇淮 青春名人堂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