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思嫻/神駐防,唯他揭開光之縫隙
推薦書:洪書勤《唯思念倖免》(松鼠文化出版)
經過十三年的冶煉,六年級詩人洪書勤(1976-)繼第一本詩集《廢墟漫步指南》探詢較微小、對世間事物的情懷,如今,他交出更亮眼的成績,將第二本詩集《唯思念倖免》帶到更宏觀的視野,是他在中年向人生里程深沉的叩首。
《唯思念倖免》共分四輯:「輯一‧離岸的,都將如願抵達」,神在作者筆下來到世間各處,而「神殿如旅店」,加冕的光圈來自彼此,在王座上,人的命運或已自主,連同「浪」都是「箭矢般密布而下/神的唾沫」,於墓場玩捉迷藏和跳房子遊戲的詩人,慢慢地在這片「遊樂場」和「絕版的生命相觸」,因為,作者說:「並非所有詩人都能用死亡/完成句點」。
「輯二‧時間即牢獄」,時間這座牢籠卻也給予詩人無限的生命穹蒼,需要光的時候,他應允自己,「就撕開我」,進而,「凡甦活的都必須上岸」,因為「我們還有更好的陽光」。〈數息──給尚未名為悉達多者〉、〈邊防有佛〉、〈彼岸〉等詩作,略帶禪意,詩人更在「愛你與你所愛皆已毀敗」之時,邀請悉達多趁著月夜,一起散步。
「輯三‧世界一新即舊」,夢話一開口即舊去,「你睡了/我卻得繼續醒上/整輩子」;被奉命不能流下的淚,在杯中已是猛烈上升的氣泡,卻還在說服他人「無刻不是天堂」。詩人對生命謙卑而時時抱著希望,在神駐防世間時,他勇於揭開光之縫隙,為自己的命運作主。
「輯四‧唯思念倖免」,縱然詩人在生活中,面對宇宙的力量,他沒有任何的把握,而他坦言,「總有一些光把深淵擦亮」,或許那股絕對的力量是「靶柱恆久升立」的矢簇,誓言「想要成為更寒冷的自己」的詩人卻毫髮無傷。
與其說,「植物園詩社」(創社詩人包括楊宗翰、邱稚亘、何雅雯、林思涵等人)曾帶給洪書勤現代詩創作的養分,毋寧說,真正影響他創作的,是他三十年的軍旅生涯;以軍職身分創作,規範、紀律、形式,盡在言外的語言上的收放,更是洪書勤面對現代詩創作的一大考驗。曾是軍旅詩人的瘂弦以及軍中詩人汪啟疆(已退役近三十年),皆曾先後在洪書勤的兩本詩集,為其作序。
洪書勤擅長創作長詩,詩中帶著古典的韻味,古典文學於他而言,是熠熠發光的寶庫,他也從中得到精神上的共鳴與滿足,雖然古典文學絕對影響了他的現代詩創作,但他不刻意去定義古典詩是否「錘鍊」了自己的作品。蘇東坡的詩詞亦是洪書勤接觸古典文學,其中不可或缺的一方小宇宙。
文字很少明顯坦露出私我情感的洪書勤,他的創作主題性相對而言也較抽象,但在《唯思念倖免》詩集中,讀者欲探索的詩人各個層面,都變得不難解讀。這本詩集是勤於創作的洪書勤,在歲月的積累中,不時內省而彰顯,所呈現的更遼闊的詩篇。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