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敏顯/有誰在看戲
兩張老照片呈現的畫面,是兩座廟前廣場正上演著野台戲。但熱鬧與冷清的氣氛卻截然不同。
那張上百民眾聚在一塊兒看戲的熱鬧場景,攝於三十年前;而戲台前只有一名觀眾捧場的,則是二十年前留下的影像。
根據《台灣省通志》及《宜蘭縣志》記載,台灣歌仔戲發源於宜蘭,比民國大了一兩歲。全盛時期曾經遠傳大陸福建和新加坡、馬來西亞等華人社區,甚至成為當地某些新劇種研發所依據的母體。
可惜歷經多次戰亂、政治風暴蹂躪,以及電視電影等演藝歌唱節目圍剿,戲班生存極不容易,老藝人凋零,又招攬不到新血,連原本死忠的觀眾都跑了。曾有戲班老闆自嘲,他們最忠實的觀眾大概只剩下端坐在廟裡神明殿上,無法鼓掌叫好的王公與媽姐婆了。
回顧整個歌仔戲技藝存活與發展過程,就像演員在戲台上那忽而一句高亢一句低沉,忽而一句哀傷一句嘻笑的起起落落,不停地打轉轉,繞圈圈。
四十年前,宜蘭市公所在有心人士鼓吹帶動下舉辦了「蘭陽民俗戲劇展」,重新勾起人們對老戲曲的舊情,波瀾激盪開來也使得羅東、五結、員山、壯圍等鄰近鄉鎮跟著活躍,往後持續風風光光發展了十來年,才讓照相機膠卷逮住機會,捕捉到白天場演出竟然出現「人山人海」的鏡頭。
按民眾作息,沒狂風暴雨的大白天,絕對是你我謀生幹活最佳時段。不管從事翻土、播種、施肥、澆水、除草、採收等露天農活,或是室內文書、家事、編織,皆可把握住日照天光,適心恰意進行,哪來閒工夫學有錢大爺吃喝玩樂,跑到廟口看戲?
但從老照片裡觀眾身上衣著觀察,不難明白絕大多數是勞動大眾。他們能夠坦然撇開手邊工作跑來看戲,足證當時社會各界對歌仔戲並不排斥甚至心存喜愛,才允許如此公然追劇。使這場原本演給神明觀賞的酬神戲,對大家同樣具備了相當的吸引力。
另外那張同是白天演出的歌仔戲,就沒有那麼幸運,綜觀全場僅有一名觀眾捧場。究其緣由,正是如上所述,大家各自忙著工作去了。但真正關鍵,乃在於這場景拍攝時間,已過了先前那波追劇高潮至少十多年。
遺憾的是,這種二十年前少了觀眾,幾乎只剩神明看戲的冷清場面,一直延續迄今。不提它是老照片,還以為是當下拍攝的。
廟前演出野台戲,通常是祝賀神明生日,或特定人士許願落實而請來戲班向神明答謝的。所以廟裡諸神明依舊高高在上,頂多撇一下嘴角,繼續睜著圓鼓鼓的眼珠子,盯著香爐裡炷香騰升繚繞。祂們從不管戲台下是荒漠或叢林,若是連節慶都少了觀眾掌聲,自有廟公點燃幾串鞭炮替代。
近些年,觀眾先是被電視螢光幕給蒙住眼睛,接著教手機給整盤端走,誰也挪不出餘光瞧東瞧西。倖存的戲班無法維持專業經營,大多變成臨時湊合的社團。
所謂:「做戲仔狂,看戲仔憨。」人類肚腸畢竟得裝米飯,不能只填戲文。
因此──戲就是戲。戲,就是戲。少有特例。不分古今中外,不分白天黑夜,等它自然輪轉吧!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