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延卿/用未來思考未來
2023年10月「星期五的月光曲」文學沙龍,由廖咸浩和郝譽翔對談、朗讀,主持人是須文蔚。
廖咸浩曾擔任台北市文化局長,目前為台大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院長、中華民國筆會會長,擁有詩人、散文家、評論家、民歌手等多重身分。這次朗讀現場應觀眾要求即興演出,為大家高歌一曲〈教我如何不想她〉。
郝譽翔是台大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台北教育大學語文與創作學系教授。郝譽翔住過北投,廖咸浩曾在北投讀書,兩人對北投都有深濃的情感。郝譽翔第一份教職在東華大學,當時楊牧是文學院長(楊牧也曾是廖咸浩的老師),身處一塊與世隔絕的淨土,她與同儕在楊牧帶領下一起作夢。
新書《城北舊事》寫成長的地方,郝譽翔思索故鄉究竟是哪裡?小時候她的籍貫是山東,2000年之後身分證以出生地取代籍貫,她變成高雄人,但七歲跟隨媽媽從高雄遷居北投,直到二十二歲人生最寶貴的時間都在北投度過,所以她覺得自己是北投人。
廖咸浩家鄉原名「龜孔」,是新北市萬里區的一個小漁村,後來改名「龜吼」,他小時候常納悶,哪種烏龜會吼?家鄉的夏天只有蟬聲,冬天多半是雨聲,當地產煤,雨水的濕氣把紛飛的煤灰印在牆上,形成黑色水漬,再加上慘白的日光燈,他的童年就在這種寂寥中度過。父親是小學老師,從萬里調到淡水,他在散文集《迷蝶》談到成長過程,在北投念初中,後來考上建中、台大。經過一段漫長的時間,至今仍是一個不太適應的台北人。台北的聲光讓他有點無法承受,幾乎每個周末都要回淡水喘口氣。他的成長過程就是漁村小孩與都會之間的交流、互動、協商等等扞格的感受,所以擔任文化局長時,會想到政策對於身處環境劣勢的人有何影響。他提醒當權者,錯誤的語言政策對偏鄉小孩會造成難以彌補的障礙,讓他們在起步階段就遭到淘汰。
目前台灣正在推動從基礎教育到大學教育的雙語教學,廖咸浩舉辦一系列座談,將其中內容擴編為《雙語國家狂想》一書,針對政策提出思辨。
廖咸浩有制定政策和執行政策的經驗,他說,中英兩種語言都學好,原本沒什麼不好,但政府目前的雙語政策是以全英文教學為終極目標,小學已開始減少國文課的時數。我們的華語優勢正逐日下降,未來若再用英語教學,中文程度勢必大幅降低,造成「領域喪失」,很多中文詞彙逐漸遺失,許多人將不知道如何用中文完整表達自己的想法。其實學好英文就有競爭力是一種迷思,從學習語言的角度分析,競爭力要強,必須專精本國語,才會有創造力、批判力和思考力──語言使用粗糙,思考就不夠細膩,將大幅降低此三力。如果小學一年級就因為英文不佳而無法好好學習,可能讓一個數學天才夭折,讓很多人因為語言而喪失前途。
郝譽翔在大學教書,明顯感受到學生的中文表達能力一年不如一年,整個社會的中文表達能力在退步。語言不只是溝通的工具,也代表思想與內在的靈魂。郝譽翔認為,如何使用語言達到真正的競爭力,寫作是最重要的一環。
至於國際移動力,上網一鍵就能自動翻譯,會使用AI可以看懂多國語言的資料,國際化能力更強。廖咸浩呼籲,規畫政策的人必須看到未來,不能用過去思考未來──要用未來思考未來,全民才有前途與希望!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