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璞/狼來了!狼來了!

聯合報 韓璞
米高梅1942年的《Blitz Wolf》。(圖/韓璞提供)

無論是〈七隻小羊〉、〈三隻小豬〉、〈彼得與狼〉,或是〈小紅帽〉,狼在童話中永遠是同一個德性,牠面目猙獰,飢腸轆轆,想盡辦法要吃掉無辜的受害者。不過這位仁兄經常狼吞虎嚥,下了肚的人或動物往往還活著,剪開狼的肚皮後,就能把他們救出來。對聽故事的小朋友來說,狼這個角色實在太駭人了。殘忍的大人可能還會追加一句:「再不聽話,大野狼就來把你吃掉囉!」在童話的薰陶下,很多人從小就相信狼是既可怕又可恨的動物,但這種說法是否自古以來就放諸四海皆準?

當然不是,反例很多。比如創建羅馬的Romulus雙胞胎兄弟,據說就是由一頭母狼哺育長大,羅馬的城徽至今仍以「母狼乳嬰」作為畫面。各國民間也常有母狼養育人子的傳說,甚至有確切的史實紀錄,吉卜齡的小說〈叢林奇譚〉(即迪士尼的〈森林王子〉)與宮崎駿的〈魔法公主〉也都以「狼子」、「狼女」作為主人翁。可見從人的角度來看,狼也有慈眉善目的一面,扮演了兒童守護神的角色。

還有些民族自認與狼有親緣關係:蒙古人聲稱是蒼狼與白鹿的後代,美洲印地安人也把狼視為大地的兄弟。遠古的先民發現人類群居與狩獵的方式近似狼群,若干民族在出獵前會飲狼血、披狼皮、佩戴狼牙,以從中獲取狼族勇猛的力量。但在喬裝成野獸的過程中,人與狼的界線變得模糊不清,甚至出現人類以狼自居的心理狀態。狼人的傳說是否從中演變而來……?根據記載,歐洲早在西元前5世紀,就已出現狼人之說。直到19世紀,歐洲多數百姓仍相信狼人確實存在。

在集體的思維中,狼總是天生的壞胚子,人們習慣指定由狼來擔任負面角色。兒童心理學家Bruno Bettelheim曾在1976年的著作(台譯《童話的魅力》)中,以另一種角度解析〈小紅帽〉的故事:小紅帽可比天真無知的少女,受到情場老手大野狼的誘惑,而狼吞食小紅帽的劇情則有如一場性侵。大野狼在故事裡扮演的角色,與我們中文的「色狼」一詞不謀而合。牠是兇殘狡詐、愚昧好色的懦夫,也是巫術、地獄的基本成員。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牠的形象更和希特勒與納粹重疊,比如迪士尼動畫《三隻小豬》1941年的版本,就在大野狼的手臂別上納粹的十字徽章;法國1944年出版的政治漫畫《畜生死了!》(La bête est morte!)也以嗜血的狼來代表納粹。

一千多年來,人類不斷舉行大型獵殺活動,立誓將狼族趕盡殺絕。為什麼我們如此厭恨狼呢?解釋有很多種,可能在於狼與人類在食物上有所競爭,而且教會長久以各種手段醜化遠古先民崇拜的動物,再加上古代狼群為數較多、攻擊性也勝過現代狼(根據研究指出,這是因為過去的狂犬病比今天猖獗),在在讓人類對牠咬牙切齒。至1990年代初,狼幾乎已在法國消失殆盡,後來少數族群從義大利山區輾轉遷入,成為如今民間積極保育的對象。

卡通裡的色狼。(圖/韓璞提供)

說到這裡,似乎不能不提18世紀的「榭沃當怪獸」一案,此事至今仍是一個謎。話說1764年夏,法國中南部出現多起野獸咬死鄉民的慘案,民間認定罪魁禍首是一隻巨狼,但獵捕無果,鄉間死傷人數持續增加,地方政府不斷向上級求救,最後終於鬧到宮廷,由路易十五特派專人南下除害。軍隊下鄉期間還發生過一樁搞笑事件:副官長不知從哪裡聽說「公狼貪好人間女色」之說,為了吸引狼群上鉤,他要求士兵脫下軍服,全部男扮女裝。結果呢?一群花枝招展的阿兵哥在森林裡等啊等,卻連一隻狼都沒等到!

後來他們改變策略,陸續圍剿了許多狼窟,堅信大害已除。不料將官才剛打道回府,邪惡之獸馬上復出肆虐。怪就怪在牠只攻擊人類,對羊群、兔子等正常食物無動於衷。這件事鬧了三年才平息,受害者多達百人,被殺的狼更超過數百隻。兩個半世紀以後的今天,法國人一提到「榭沃當怪獸」,仍免不了把傳說、電影裡的劇情串上自己的想像力,重新加油添醋一番,繪聲繪影地把巨狼形容成連環殺人兇手,再次強化了「大惡狼」的形象。

事實上,榭沃當怪獸的行徑異於一般的狼,可能不是狼,也可能是經過人為訓練的動物。但事過境遷,求證已難,大家乾脆把這筆爛帳丟給狼。歷史學家指出:劫財或強暴案的受害者經常被棄屍荒野,警方無法破案時,總習慣推卸責任,以一句「又是狼的傑作」了事,讓無辜的狼背上黑鍋。

狼真的吃人嗎?碰上戰爭、饑荒或傳染病,狼別無選擇時,才會拿人肉濫竽充數。別忘了對肉食動物而言,獵殺行動並非血腥暴力,而是單純的求生之舉。狼很殘暴、蛇最邪惡、小白兔溫馴可愛……這些說法都是從人的觀點出發,然而想像中的動物與實際往往有一大段差距。儘管人類早就是生物界的頭號殺手,但一見到自然界弱肉強食的情景,竟然還是習慣站在受害者的一方。而且我們常忘記一件事,那就是:物種互相牽制,不可能單一存在。

法國二戰期間出版的漫畫《畜生死了!》以狼代表納粹。(圖/韓璞提供)

美國黃石公園的案例就是絕佳的證明。美國灰狼在1920年代消失於黃石公園,於1995年重新被引入。之前由於原產的馬鹿沒了天敵,數量與日俱增,遍布國家公園各處。狼群出現後,馬鹿不得不群聚生活,不敢再單獨出沒於河岸地帶。沿岸的植被因不再被啃食、踐踏,植株得以茂盛生長,有效地保育了河床水土,避免河岸持續變寬。林木的數量與種類隨之增加,不僅為鳥類提供築巢的空間,更吸引河狸前來建造水壩,進一步為其他物種提供多樣棲地。短短的二十多年間,國家公園的地貌變得更健康、生態更平衡、更多元,狼的功勞實在不小。

對了,台灣並沒有土生的狼。

你還怕狼嗎?

地獄之門常常是齜牙咧嘴的狼口。(圖/韓璞提供)

文化觀察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