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紹宇/故事藏在光影眨眼間
推薦書:保羅.赫希(Paul Hirsch)著,李斯毅譯《剪接室裡的說故事大師》(麥田出版)
有人說,如果電影讓人看不懂,那麼剪接師要負很大的責任;也有人說,好的剪接,是電影流暢到觀眾忘卻剪接的存在,哪幀剪過或補過都不著痕跡。剪接究竟為何?不如親自看看資深大師如何對待剪接這門藝術——剪接師保羅.赫希(Paul Hirsch)的自傳《剪接室裡的說故事大師》不僅是半世紀電影生涯回顧,更是他一生鑽研剪接課題,給予我們的答案。
大師並非天生就是大師,保羅回首踏入好萊塢的歷程,從跑腿送底片、剪接花絮和預告片做起,直到1970年《嗨!母親》(Hi, Mom!, 1970)才成為他剪接的第一部長片。一生經手過的作品超過四十部,但大多數觀眾認識他的契機,應是《星際大戰》(Star Wars, 1977)或《不可能的任務》(Mission: Impossible, 1996),前者更為他贏得一座奧斯卡。然而,小金人又如何,即便受獎項肯定,他的職涯並沒有因此一帆風順,反而面臨更多挑戰。
本書可看性不只在於剪接學問,而是他提及剪接師與電影中各職位之間的微妙關係。例如在導演、製片人、電影公司的權力平衡中,剪接師看似扮演忠於導演的角色。但面對電影公司高層主管的要求,抑或當投資方與製片人意見不合時,剪接師身處多方角力,要站在何處?本書以剪接為軸,橫向觀望廣闊格局。一面是硬體技術和市場樣貌的革新變化,另一面則是戲劇性的好萊塢斷代史。榮譽背後,他也提及自己面臨未知的恐懼和擔憂,與那些後悔決定與遺憾,都使他明瞭剪接為何物。
「剪接只有兩項規則——不要讓觀眾感到困惑、不要讓觀眾覺得厭煩。」書中如此言,他形容剪接是一段「不斷發現的歷程」,也透過種種經驗佐證。這本書不只是篝火旁的回憶錄,也是現在進行中的奇遇歷險,更是大師養成記。讀者也從這些引人入勝的軼事中,彷彿身歷其境穿梭於造夢的片場與剪接室中。
讀傳記過癮處,在於看見那些各自散落的事件都連成星座。在他生涯中看似毀滅性的瞬間,例如曾因剪掉《星際冒險王》(The Adventures of Pluto Nash, 2002)中某段戲而被狼狽解雇,或困在《我愛麻煩》(I Love Trouble, 1994)中女主角茱莉亞羅勃茲(Julia Roberts)與導演之間的緊張氣氛,其實讓他讀懂界線和說話的藝術。同樣地,那些閃亮難忘的時光,如《一路順瘋》(Planes, Trains and Automobiles, 1987)雖票房不如預期,但經過數十年仍被邪典影迷喜愛,展現作品好壞是比票房、獎項更重要的事——這些都是後來才了然於心的收穫。
「一部電影可以拍三次,一次在劇本裡,一次在拍攝中,一次在剪接時。」此話不假,剪接師的技巧影響電影的敘事節奏,某個鏡頭的出現與刪除,也足以顛覆故事發展,進而左右觀眾感受,我們卻都不夠了解剪接師的重要。此書給予讀者一次理解電影截然不同的角度,是教科書,也是大師寶典。但對我而言,它更像有趣的故事書,娓娓道來那些光影旅程。幕前幕後,故事都藏在每個眨眼之間。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