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馨潔/鼠籠原理

聯合報 張馨潔

儲藏室木地板底下,傳來細碎的響動。夜晚送走最後一班的學生後,當我一人坐在櫃台整理課程的資料夾、收據,或是隨手謄抄的想法,一些零星散亂的小紙條。那試探又謹慎的音量,總讓我雙手停下動作,懸置於半空中,側耳找尋聲源。

一樓並未放置任何食物,會出現老鼠嗎?每當咚砰聲音出現,腦海總浮現嫩紅的四指小手小腳,在幽暗的木板下奔忙踩踏。若是老鼠跑上樓就糟了,於是我買了捕鼠籠。

「要用乖乖,用乖乖老鼠喜歡吃」結帳時一旁的老先生提醒我。我買了一包椰香乖乖,先吃了半包,輕放上數顆於捕鼠踏板。我也最喜歡吃乖乖,簡直老鼠。

「抓到之後,捕鼠籠要洗乾淨,裡面如果有死老鼠的味道,新的老鼠很聰明,不會進去」讓我想起家中長輩曾經把鼠籠浸入河中沒過頂部,那麼在河水沖刷下,籠子還會有死亡的氣味嗎?拿著捕鼠籠走進儲藏室,看到布罩之下的貓用誘捕籠。是了,兩者是差不多的設計,莫怪組裝鼠籠時一直有既視感。此時前幾天用籠誘捕的那隻傷病貓,正在醫院被盡力的搶救。而抓到鼠後我是殺還是放?我對生靈竟能獨裁如此。

即便過了幾天友人協助查看,告訴我「不是啦!那是水管裡面空氣的聲音,不是老鼠!」依然無法寬慰我的憂心忡忡。

小品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