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姵穎/能量流轉的背後
推薦書:芭絲榭芭‧德穆思(Bathsheba Demuth)著,鼎玉鉉譯《白令海峽的輓歌》(臺灣商務印書館出版)
打開Google地圖,從台灣島一路往東北的方向滑動,經過日本群島、堪察加半島,再往東北延伸一些,在俄羅斯與阿拉斯加兩地最為靠近之處,即是白令海峽。
儘管白令地區這片冷酷異域地荒人稀,苔原、野狐、馴鹿、狼獾仍展現蓬勃生機,海象、海豹與鯨群這類生物更揭示著比起陸域,此處的海水或許更為豐饒。如同所有原住民族自有與該地野生動物相依相存的生活方式,不同族群的白令人遵循生命的自然移轉、承襲感謝及敬畏;然而當十九世紀的捕鯨人到來,海峽兩端資本主義及共產主義的滲入,一隻鯨不再是鯨,成為游動的錢財,彼時屬於「文明」光譜的日常用度原料皆可從鯨身上轉換而成,以利潤追求為導向的人類活動對生物與非生物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
環境史學者芭絲榭芭‧德穆思(Bathsheba Demuth)在十八歲時踏入極圈,成為庫欽族雪橇駕駛的學徒,雪地嚴苛的環境打破她初始懷抱提升性靈的浪漫及原有的知識體系,學習判斷天氣與地表的各種細微變化才是存活關鍵,在這廣袤深遠之地,有太多事物並非以人類之力所能掌控;而她同時看見人類試圖改變自然的驚人意志,這促使她踏入環境史領域,也成為此本《白令海峽的輓歌》的書寫契機。
從外海、沿岸、陸地、地下到海洋,透過多元的歷史及科學材料,輔以優美如詩的筆觸,德穆思帶領讀者一窺以「物類」視角觀看的歷史進程。好比一隻弓頭鯨的壽命可逾兩百年,如此想來,許多動物(以及植物)體感時間的量度實比人類更為悠長,難以描摹。於是我們隨之發現,不只有人類在改變自然,自然也「適應」了人類──當弓頭鯨與海象漸漸懂得閃避捕鯨船,不禁讓人省思這些行為生態的變化將帶來哪些不可預知的影響?種種影響帶來的又將是何種新生與何種消亡?
赤裸裸的真實是,「為了生存,有些東西,有些生命,總是在死亡。」能量流轉不息,或有無可避免的逸散,然而無論是在白令地區,或地球上任一所在,我們是否真切體認在地族群、生物與外來者之間交織而出的繁雜樣貌,並意識到人類行動的集合將引發的連動?儘管所謂文明所謂自然的未來皆無從預測,可正如德穆思所說:「世界並非是我們所創造出來的;相反地是部分的世界創造了我們:我們的骨與肉,還有志趣與希望。」在我們當前存有的時空裡,或許就從對世界更真誠、更深入的凝視開始。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