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淑貞/30年,不可思議——寫在玉山社三十周年前夕
離開報社,想賣蚵仔麵線
1994年十月離開報社時,工作的熱情已到谷底,只想遠離社內工會長時間挑戰報社的紛亂。
在自立十幾年,從外勤的文教記者,到之後,內勤的行政及管理職。要不是報社在報業解禁後,考量經營的必要,急速擴編,社內人員從三百多人,增加到一千多人,因龐大人事費,引發社方財務問題,自己應該會一直留在報社工作。
每周參加社務會議,每每感到社方循環不止的營運壓力,那種似乎令人束手無策的氣氛,漸漸讓人疲憊。社方終於決定止血,找到買主要把報社轉讓他人經營。
灰心的自己,正打算離開媒體圈及文化業,認真動念想開家蚵仔麵線店,做最單純的小店生意。
報社另一個部門的主管,不捨報社幾十年在「關注台灣」,以及「本土文化」的特色招牌就此消逝,找當時負責文化出版部的我,商量一起創立一家文化公司。從此改變了我所規畫的工作生涯。
玉山社在我離開報社半年之後,於1995年四月成立。
在單純願意看書、買書的年代
報社後期的工作經驗,讓我看清楚──即使有大樹可依靠,也不一定就可以無風無雨。
玉山社成立時,自己很覺悟,這家出版社就是認識的同事朋友,以及認同我們理念的人,拿出一些錢來共同支持這件事,當中並沒有財力雄厚的大樹可依靠。
創業過程,不免遇到各種挑戰,和煩人的問題,幸運的是,我最擔心的,如果經營不善,哪一天發不出同事薪水,或積欠廠商費用,要怎麼辦?這種問題,從來沒有發生過。
明年2024年,就是玉山社創立30周年。
自己至今的工作,就是《自立晚報》及擴編後的自立報系那十幾年,和在玉山社的將近三十年。
1995年玉山社創社初期,自立文化出版部時代的作者,多數願意跟我轉到玉山社出書。創業第一批書籍有劉克襄的《台灣舊路踏查》,黃昭堂、彭明敏兩位教授合著的《台灣在國際法上的地位》,及幾本有關台灣自然生態的書籍。
記得當時誠品書店還在仁愛圓環邊,我們在地下室為劉克襄舉辦一場新書活動。本來以為談「古道」這種題目,來聽的人會是比較有年紀的人。沒想到,一下樓,看到的幾乎都是年輕人,地板上擠得滿滿的,讓我們差一點走不進去。
克襄那本近16開,談台灣古道的書,初版印4000本,一個月就完售。現在想想,真懷念,大家單純願意看書、買書的那個年代。
以台灣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為主軸
玉山社設立時就以「台灣人文、歷史、自然生態」為主軸。我們很清楚,那不是台灣出版市場的主流,也不會是很賺錢的出版路線。
但台灣人向來對自己的歷史不瞭解,也與自己生長的土地,有不小程度的隔閡。幾個參與創社的朋友認為,那是玉山社應該來為台灣社會所做的事──讓台灣人瞭解自己生長土地的歷史文化,並且在這個基礎上,建立認同感及該有的自信。
早期,玉山社出版的台灣人文歷史類的書籍,著重在較大的題目上,那些年出版了李乾朗的《台灣建築閱覽》、陳郁秀的《台灣音樂閱覽》、李欽賢的《台灣美術閱覽》,算是在自立時期很受歡迎的《台灣歷史閱覽》的延續。
李筱峰至今仍然常常被人提起的《台灣史100件大事》上下兩冊,也是在那個時期策畫推出的,算是那個階段的代表作。另外也陸續出版不少關於二二八及白色恐怖的專書。
那個時期,和台灣有關的書籍,許多出版社還是不太想出版,也不太敢去觸碰。即使已經解嚴好幾年了,多數人仍然有不同程度的顧忌。
記得有一次到朋友家,她母親是文化界的大前輩,聽說我的背景,當場對我說:你們出的書,都是台灣、台灣……好可怕啊。當時年紀較輕,不想冒犯長輩,聽到這句話,其實有點不太舒服,但自己並無反駁,或多作說明,只是無言的把話吞下去。
近三十年出版特色被沖淡不少
最近十年,尤其在民進黨第二次執政後,出版業紛紛自行解除警報,「台灣」類的書籍,雖然還談不上是顯學,出版數量的確迅速暴增。
玉山社近三十年的出版特色,因此被沖淡不少。這一方面是值得欣喜的現象,同時卻也是我們在出版工作上的新挑戰。但是出版與台灣相關的書籍,仍會是我們目前與今後的主要項目。
因為出版工作,接觸到不少台灣史界的學者,如張炎憲、李筱峰、周婉窈、戴寶村,和民間研究者鄧相揚等人,他們豐富了我有限的歷史知識,讓我變得柔軟包容,懂得感恩。知道台灣走到現在,是靠著許多前人以生命打拚出來的。
這些較早期就開始進入台灣史研究,並以書寫將台灣史推廣給一般讀者的幾位學者,後來都在這個領域發揮了極大的影響。
被稱為「台派大老」的黃昭堂、許世楷、彭明敏,或是女性的盧千惠,是在比較年輕時認識的長輩。因為玉山社出版他們的著作,才有機會近身和他們互動,親身聽到他們對事情的分析、談論。他們的學者風範,雍容模樣,或氣度涵養,都是我敬仰的,也是我一直在學習的典範。
積極出版南方作家的作品
這幾年玉山社也積極出版南方作家的作品,從吳錦發、李旺台、周梅春、曾貴海、鄭烱明,到凌煙,有小說、詩及評論。自己出生於台南佳里,在高雄成長,對南部有極深的感情。
南方作家的作品一向難被看到,出版較不容易。如果可能,未來希望多將南方充滿陽光,豪邁、敦厚、樸實,帶著濃厚土地氣味的好作品,介紹及推廣給更多讀者。
玉山社的子品牌星月書房出版青少年文學、童書繪本。早期以歐美及日本的翻譯書為多,當成汲取別的國家養分的過程,這幾年多數是台灣自己創作者的作品,已占八九成。
在兒童文學作家李潼的介紹,和當時在日本御茶水大學念兒童文學研究所的游珮芸認識,至今我們合作了超過一百本的書(擔任Mini&Max選書主編)。
她從日本返台後在台東大學兒童文學研究所任教,是兒文界很活躍的創作者及翻譯家。因為珮芸和我們優秀的編輯,星月書房雖然出版量不算多,也累積不錯的口碑。
出版工作應該也有推出一本或幾本書就爆紅的出版社。但對我,對玉山社,都是循序漸進,慢慢累積出來的。
玉山社竟然即將要邁入30周年。這是我在1995年創社時,從來沒想到過的,而只是一天天持續去完成手邊的事。
30年,真是有點不可思議……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