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素卿/淺語出版的藝術與專業——兒童文學所在的地方

聯合報 張素卿 (四也文化出版總編輯)
各國手語雖然不同,但「我愛你」的國際手語廣為使用。後排左:kiki(張素卿),後...

修整文字,

讓讀者身歷其境

兒童文學,顧名思義是為兒童創作的文學,主要的受眾是「兒童」,「大人」次要。因此,考量到兒童的學習程度、生活經驗、需求、閱讀方式等,使用林良先生提出的「淺語的藝術」,也就是「用兒童聽得懂、看得懂的成熟正確的語言來創作」是必要的。聽起來很簡單,卻是不簡單的文學創作技巧。

以國小中高年級為主目標閱讀族群的金鼎獎繪本《鄭和下西洋的祕密》為例。要如何運用1285個字、50個頁面,呈現一個27000人遠航計畫的故事,需要複雜的詮釋技巧。作者李如青繳交的第一版故事文字中,當鄭和接下「下西洋」重任時,非常頭疼,他不停地思考,「需要帶多少絲綢,多少瓷器,多少特產,才能顯示我們國家的氣質?」其中,「特產」與「絲綢、瓷器」意思上多少重複,且對於尚未建立「朝代」相關知識背景的兒童來說,「絲綢、瓷器」比「明朝特產」顯得更具體;又,有什麼敘述文字可以比「國家的氣質」更容易明白,更直截了當呢?我們知道絲綢、瓷器所表徵的重要事實是,生活文化與工藝成果,幾經討論後,修改為:「需要帶多少絲綢,多少瓷器,才能凸顯我們民間工藝文化的成就?」

再者,當全天下的能工巧匠,包括小木匠阿武,都被應召入京,建造鄭和下西洋的船隊時,前往工作崗位報到的阿武,沿途看到每個人忙得不得了。第一版的故事文字是:

「阿武一路看到了鐵作坊、蓬作坊、索作坊,都忙得熱火朝天。」

讀文字,我們可以知道阿武「經過哪些地方」,但「熱火朝天」四個字對兒童來說卻是不容易在腦海中產生各處工匠們忙碌的「畫面」。幾經討論後,改用「聲音」的語言,讓讀者身歷其境,將該段文字修整為:

「阿武一路看到了鐵作坊、蓬作坊、索作坊,敲敲打打與各種吆喝聲,此起彼落。」

另外,繪本中的圖像,有些時候比文字更直接、更容易理解與感受,可以釐清文本沒有表達出來的地方,帶我們看見文字以外的世界。例如透過圖,孩子可以看到鄭和寶船的水密橫艙壁、壓艙石等設計,是多麼的複雜與精巧。值得一提的是,該繪本不是科普書,主要功能不是再現鄭和船隊的真實模樣,而是說故事,傳達沒有GPS、沒有冰箱的大航海時代隱藏的危險,食物保存不易的情況下,小人物與小種子的重要性。

「與作家有約」校園演講,是兒童文學出版領域的常態,圖為高雄市文府國小四年級學生、...

文化平權的

多元兒童文學

近年台灣推動各族群的語言發展與文化平權(Cultural Rights),各種兒童、各種語言陸續成為兒少書籍的主角,標示出族群意識及兒少主權,也展示文本話語權的力量與流變。

例如手語繪本《小熊逛市場》,故事描述主角「聾孩子小熊」和媽媽一起上菜市場買菜,從圖畫中可見小熊和媽媽直接「使用手語」來「說話」,市場裡有幾位老闆也「用手語溝通」。蔬菜、水果、數字、多少錢、好貴、便宜、買、賣等手語簡單易學,透過圖,邀請讀者共同參與比手語。文字故事中的對話框,「實框」表示有聲世界,「虛框」表示無聲世界,不需備註,翻閱兩三頁便能察覺。至於小熊的媽媽為什麼會手語?莫非她也是聾人?還是為了孩子小熊去學手語?菜市場裡的幾個老闆也會手語,這是為什麼?所有猜測的答案都有其可能性,重點是傳達「手語」是一種「語言」;透過手語,理解聾人文化;以及「任何形貌」的孩子都能成為故事和圖畫的主角,包括聾孩子。

文本的話語權,我們可以從布農族作家乜寇.索克魯曼的繪本《我的獵人爺爺:達駭黑熊》窺見。暑假小達駭回到山上爺爺奶奶的家,跟獵人爺爺一起上山,「抬頭望,滿天的星星多到眼睛都裝不滿,月光也照亮我們前進的山徑」,卡斯卡斯鳥從左邊飛來,象徵好運氣。當他們為了躲避暴雨來到獵人在山裡的家「獵寮」時,爺爺說起年輕時在山裡遇到一隻巨大黑熊,為了保住性命,不得已反擊的故事,爺爺臉上的傷疤就是當年的紀錄。但爺爺沒有一絲驕傲,他說:「殺害黑熊是不得已的,我們布農是忌殺黑熊的民族。」作者在文本中使用「忌殺」兩個字,而不是「不殺」,代表背後深刻的文化制約,也帶出「忌殺黑熊」的傳統狩獵文化及古老的傳說故事。該繪本也被改編成戲劇,由超過百人樂手的台北市民交響樂團結合戲劇,在國家音樂廳演出,當日有超過1760位觀眾購票入場,舞台上的道具服裝皆為布農族人提供。該繪本也翻譯成布農族語中的「巒社群──南投巒群及花蓮巒群」、「郡社群──東部郡群」三種方言版本出版,作為布農族語言、文字、傳統文化的保存與傳承;三版本繪本直接以該地區布農族語呈現,不同時呈現中文和布農族語雙語。

是怪力亂神,

還是奇幻小說?

兒童文學出版品,以繪本、橋梁書、少年小說三種型態最為常見,長久以來,許多人尚存兒少書籍首重「教育目的」的信念。因此當作家張嘉驊的少年小說《月光三部曲I:淡水女巫的魔幻地圖》出版時,某小學校長一看到封面和書名,大喊:「怎麼可以怪力亂神?」實際上,北投在1875年隸屬於淡水縣芝蘭二堡,北投的地名譯自平埔族語Patauw,就是「女巫」的意思。小說故事從淡水外海出現一艘古式的鬼船開始,相關女巫部分,書中是這樣呈現的,「遠在十七世紀,巴賽語還是北台灣的通行語言,別說淡水,就連花蓮一帶也用這種語言。北台灣現今的許多地名還留有它的遺跡,如『北投』,發音是Patauw,在巴賽語裡的意思是『女巫』。」當女主角月影透過鹿皮地圖穿梭到1867年8月,走入巴賽族的部落,遇見二十歲新任女巫瑪塔的同時,也遇見來自保加利亞的西維多神父。保加利亞「在歷史上有個稱呼,叫作『女巫之地』。這裡流傳著許多女巫的故事,其中相當有名的就是『梅嘎絲』(Meigas)女巫的傳說。」故事中,瑪塔繼承了一塊長約170公分、寬100多公分、整隻梅花鹿的鹿皮,西維多利用巫術的計謀,將其變成一道可以出入不同時空的魔幻門,他企圖透過這道時空門,把數以萬計的部隊送來台灣,重新建立殖民地。

這是一部以西班牙對台灣殖民史作為主要背景、虛幻與寫實交錯的少年奇幻小說,也是將文學想像力與台灣史學術成果結合的歷史奇幻故事。

出版者言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