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徵文入選】Prokid/阿公與我共同的兒時回憶
💻創作類型|建築、民俗
💻創作主題|阿公的舊屋與回憶
💻編輯金句|如今,四合院的土地雖出售,每年環島首選,依然是台南。因為,我還想再多享受那溫暖的熱情,還想再多瞭解阿公的以往。即使固體的家已然不在,台南這個家也以「阿公與我共同的兒時回憶」這個形式留存在我的人生中。
文/Prokid
記憶中,曾生活在臺灣白色恐怖時期的阿公,平日裡人狠話不多,即使修車受了傷,也不吭一聲的用米酒沖洗傷口,不過很特別的是,在社區裡阿公誰都認識,路過的人他都會閒聊幾句,他說「熱情是台南的特產」,那時的我並沒有懂這句話的意思,只是傻傻地點頭。
阿公很喜歡在傍晚喝高粱,微醺的他話會變多,趴在茶几聽阿公講以前,是祖孫間話最多的時刻,「古早時齁,阮天猶未光咧欲落田......」啜飲高山茶的青澀,傾聽半世紀前的回憶,常見的開頭,少見的往事,字字句句勾勒出我想探訪台南的那份好奇。
時間稍縱即逝,國小後就不是三代同堂一起住了,幾年前,全家討論要環島時,我的第一反應就是想去台南看看,可惜年事已高的阿公無法同行。就這樣,我帶著我兒時的記憶,尋覓阿公兒時的回憶。
自駕環島第一站,從台北到台南時,已是三更半夜。與台北繁華緊湊的步調不同,台南就連空氣中都瀰漫著輕鬆的氛圍。住入民宿,醒來時,民宿老闆正在清掃客廳,本想匆匆出門,令我訝異是老闆與我們搭話了.短短的寒暄閒話家常,我用逐漸生疏的台語回應,談話中,她花白的銀髮,與好客的個性,讓我不自覺地想到阿公。
體驗到台南的「特產」後,我們輾轉尋找阿公兒時的家,駛過片片稻田,穿過座座墳塚,終於到阿公曾講得起勁的那棟四合院——我們家族的「起家厝」。掉色的紅磚牆,殘缺的屋瓦片,依舊保持著古早味的莊嚴。四合院旁,有一小塊田地,蔓蔓累累的百香果藤蔓布滿籬笆,形成的綠色屏障下,僅剩生命力頑強的作物。
新奇的四處轉轉,無意間走進曾在文章見過的灶房,看著沒用完的木柴,生鏽的大炒鍋,想到了阿公跟我炫耀過的祖母,阿公說祖母煮飯還很好吃,身高有一百七,穿旗袍很漂亮的,我雖沒見過她,但能被嚴格的阿公一直提到,一定不遜一籌吧。
離開前,看著正廳前的空地,彷彿能穿越回五六十年前,看到與我年齡相仿的阿公、大伯公和三伯公血氣方剛玩鬧的模樣。
如今,四合院的土地雖出售,每年環島首選,依然是台南。因為,我還想再多享受那溫暖的熱情,還想再多瞭解阿公的以往。即使固體的家已然不在,台南這個家也以「阿公與我共同的兒時回憶」這個形式留存在我的人生中。
由琅琅悅讀主辦的「LOG IN 台南」徵文活動,已於4/30截止募集台南在地飲食與生活的短篇故事,感謝所有的參與者,稿件將會陸續刊登,獎品也將陸續發放。👉 點這看更多入選精采好文!(編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