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餅盒子過度包裝?來看看江戶時期的奢華文箱
【文房百寶】
文/送潮人
只要有一些朋友在適婚年齡,都有機會收到他們贈送來的喜餅,其中許多喜餅的外裝盒已經不能稱為「過度」,而是如假包換的精緻箱子,這是因為他們在使用的材質以及設計的水準上,都有達到甚至是超越市售許多收納精緻小物件的箱子。然而在日本許多「文箱」面前,卻又黯然失色了。
愛書人的呵護
文箱,在日本古代有許多別稱,例如文筥、文笥、文笈,其中「笈」的本義在日本平安時代編纂的《和名類聚抄‧卷十三・調度部上第二十二・文書具》中記載:「笈…和名『不美波古』…負書箱也。風土記云:『学士所以負書,状如冠箱而卑』」[註],就是指存放書籍的箱子。更早的起源可以上溯到先秦時期的篋、笥、書奩等等,目前出土最早的實物,是長沙子彈庫楚帛書的竹笥,而更為精緻的漆書奩,則見於馬王堆出土的西漢文物。由此可推測早在使用竹簡、帛書的時代,就有為珍愛的書籍,製作保存箱子的習慣。至於文獻中則是有
《戰國策‧蘇秦始將連橫》:「乃夜發書,陳篋書事,得《太公陰符》之謀」以及東漢《風俗通義》:「本券在書篋中。」等記載。
最美的信盒
在日本開始有莊園制度的「中世」(十一到十六世紀)時代,原先主要放書的文箱,開始變成裝信札、書狀的長條形狀,而到了江戶時期,文箱更是以繁複的蒔繪或螺鈿呈現出絕美的風采,同時也漸漸發展成禮品,或是婚禮嫁娶中成套物品的其中一樣,例如德川美術館就藏有千代姬婚禮用的「初音蒔絵文箱」,它與其他四十六件精緻生活用品成為一整套的「初音の調度」,確實體現了當時貴族的奢華用具以及匠人的精湛工藝。
細緻的文房套裝
文箱在江戶時期所留下的文物中,可以見到它們逐漸演變成可以收納筆、墨、硯、水滴,並且使其成為一套文房用具的箱子,因此有時也會稱為「硯箱」。其中內裝的分隔、支撐部件也往往會與外觀一致,但同時又保留可以抽換的活動性。此外,還有做成多組一套的多段硯箱(重硯箱),在早期日本開會或是簽署文件時,多會使用這類成套文具。然而在鮮少使用毛筆的現代社會,這類易於攜帶、整理的文箱,幾乎完全消失在人們的生活與記憶中,但是箱體上面細膩耀眼的藝術,卻依然能讓接觸的人讚嘆不已。
如果有機會到日本旅遊,不妨走訪當地的骨董店,欣賞一下這些前人慎重其事的文房用品,如果看到長條型的文箱,也可以遙想當年放著怎樣用心的信札,讓自己在這個資訊交換快速的時代,重拾美好的儀式感!
註:日本国立国語研究所www.ninjal.ac.jp 日本漢字原文輯錄。其中所引用的《風土記》是三國到魏晉時期的周處所作,即是「周處除三害」的主人翁。
●專欄「文房百寶」:送潮人,來自桃園,大學與研究所專攻工程科學與天文學,曾有多次翻譯科普書籍與演講、展覽經驗,喜愛古典文學、藝術與服飾等,平素裡也略有涉獵。期望能將自己生活體驗中,美好的、趣味的所學及感受,逐一向大家分享並多多交流。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