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獨特工藝美學與陶瓷秘密!器皿彩妝大師:粉引

聯合新聞網 吳旻育
粉引仍是現代日本陶藝的常用技法之一。(圖/吳旻育提供)

【碗盤裡裡外外】

文/吳旻育

器皿的材質種類繁多,其中陶瓷自然為其大宗,然而,雖然我們常常說「陶瓷」一詞,但事實上 ,「」和「」卻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材質。

人們常說,陶瓷是「火與土的藝術」,土是陶瓷的原料,不同的土,燒製出的成品其性質自然大為相異,磚土燒出紅磚、陶土燒出陶器、瓷土燒出瓷器,但由於台灣並沒有瓷土原料,因此在台語中,不論陶、瓷器都稱作為「硘仔」(hui-a),也因此造成後來一般人普遍陶、瓷不分的情況。

早期的瓷土,大多為所謂高嶺土,主要成分為矽、鋅、鎂、鋁,色澤較白,質地細膩,燒製出的瓷器薄胎剔透、胎水如玉,是古代中國重要的貿易品之一,相較之下,陶土所燒製出的陶器則較為溫潤厚實,充滿質樸自然之美,雖然陶、瓷各有其迷人之處,但始終無法破解「白瓷秘方」的日本人,為追求瓷器之美,從朝鮮學習了「粉引」的技法,開始為陶器「擦脂抹粉」。

7世紀的唐朝,白瓷工業就已發展成熟,而日本的瓷土則是一直到四百年前,才由被豐臣秀吉從朝鮮俘虜回來的陶工李參平於有田地區所發現。在此之前,憧憬白瓷的日本人,時常在陶器外層抹上一層白色的化妝土,如同為陶器抹上粉底一般,這種技法即稱之為「粉引」。

16世紀的朝鮮粉青引瓶。(圖/大阪市立東洋陶瓷美術館典藏)

粉引陶器的歷史悠久,同樣也是由朝鮮所傳入日本,在朝鮮,粉引陶器被稱為「粉青沙器」,浸漬或塗刷一層化妝土,再以鑲嵌、剔花、刷制等技法裝飾,當時的粉青沙器是朝鮮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平民百姓都在使用的代表性器皿,直到朝鮮白瓷發展頂盛的17世紀,粉青沙器才逐漸被淘汰。

與粉青沙器不同,近代日本的唐津燒仍持續使用粉引技法,唐津燒的陶土,塊大而粗,因而燒製出被稱為土器的陶器,樸實自然的唐津燒,加上略帶瑕疵的粉引,陶器上的鐵斑黑點,反映了日本的獨特美學:並非瑕不掩瑜,而是「因瑕而瑜」。

綠豆糕中的內餡與粉引陶器上的鐵斑有相映之趣。(圖/吳旻育提供)

說到化妝土,台灣早期食器也是化妝土的大宗使用者,1960年代,台灣開始從日本進口瓷土進行瓷器自動化生產,台灣傳統碗盤製造業開始接受到前所未有的衝擊,為了反映市場需求,也開始改變製作方式,透過使用白化妝土,讓陶器的外觀更加接近瓷器,並使用蓋印的方式呈現主視覺,以加快碗盤的製作速度,雖然仍抵不住時代的浪潮,但當時家家戶戶中,幾乎都擁有的蓋印蝦紋腰子盤,可以說是台灣傳統碗盤的最後反撲。

台灣1960年代常見的蓋印蝦紋腰子盤。(圖/台灣歷史博物館典藏)

●專欄「碗盤裡裡外外」:吳旻育,是詩文集《大人症候群》作者,也是碗盤愛好者,對於餐桌料理、器皿紋樣與燒製工法等等略有研究,與你分享以「美食」與「美器」共振下的美好用餐日常。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吳旻育

1990年屏東出生,飼有兩隻像狗的貓。小時候家裡經營小吃店,在油蔥和味...

碗盤裡裡外外 吳旻育 陶瓷 工藝 日本 豐臣秀吉 創,專欄 琅琅專欄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