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粹的致命毒藥「氰化物」 背後全靠糖支撐
【你不知道的醫療史】
文/蘇上豪
許多歷史資料顯示希特勒是重度嗜糖者,一般人在一杯茶裡可能加幾顆方糖就可以了,但是他會在茶杯裡裝入滿滿的方糖,讓它變成是泥糖茶;另外希特勒每天也要吃掉兩磅的巧克力,而且喝酒也要加糖攪拌,所以二戰末期在柏林地堡中渡過悲慘的日子時,一嘴爛牙令他更加痛苦。
對於希特勒如此噁心的嗜糖習性,並不是最可怕的,還有一件令人感到毛骨悚然的事情就是他也利用製糖的副產品,來從事慘無人道的大屠殺。
整件事情的原委在19世紀工業革命之後,廉價勞工慢慢消失,以至於蔗糖價格上漲,各國開始尋找其他製糖的可能,而德國選擇加工甜菜來替代,尤其納粹投入大量資金補貼這個產業,使得希特勒贏得農民的支持,但為什麼他支持甜菜製糖?相信前面的小故事可以解釋一切。
利用甜菜提取糖分時,會留下大量殘渣,德文叫做schlempe(糟粕),一種讓人棄之可惜的粘糊物,不過在1930年代起,這個不起眼的殘渣有了新用途,原來在密閉容器中加熱它,就會有氰化物的產生,最後變成1940年代德國納粹開發的殺人武器。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德國的化學家弗裏茨˙哈伯(Fritz Haber)利用氰化物發明了一種除蟲消毒劑叫齊克隆(Zyklon),之後有人將這個配方修改,做成第二代的產品叫齊克隆B(Zyklon B),密封在鐵罐中,打開來可以當作煙燻及除蝨劑(如圖),因為效果不錯還當成外銷產品,1929年美國海關進口它,用在貨運車廂給墨西哥入境者的衣物滅蟲之用。
起初德國納粹用齊克隆B來消滅斑疹傷害的病媒害蟲,1942年到1944年之間,它在德國的銷量為729噸,其中8%銷往集中營,惡名昭彰的奧斯威辛集中營(Konzentrationslager Auschwitz-Birkenau)採購了23.8噸,根據記錄僅有6噸用於真正滅蟲之用,其餘的就用於毒氣室屠殺猶太人,根據上述的報告,我們可以說製糖業是德國納粹死亡機器中一個重要的齒輪,相信聽到這個故事的讀者會不寒而慄。
齊克隆B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捷克的德拉西沃卡(Draslovka) 公司位於柯林(Kolin)的工廠還生產了一陣子,目前也沒有在販賣了。
●2023新專欄登場:蘇上豪,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著有《國姓爺的寶藏》、《DNA的惡力》、《開膛史》、《暗黑醫療史》、《未完成的道別》等作品。希望把將各種奇特的醫療史,變成讀起來沒有負擔的小品文。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