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塔方寸】師人/失去的職能,找回來
文/師人
假使某天睜眼,眼簾映入的不是家裡熟悉的天花板,而是點滴圍繞病床的陌生。盥洗如廁、吃飯穿衣,原有的日常,失序成了無常,那會是怎樣的情景?身為在病房內帶人復健的職能治療師,觸目所及的日常是看見剛遭逢變化的個案,面對生活的失去,一點一滴找回來的過程。
因為中風,無法「從心所欲」
她是薛阿姨,已是從心之年。若是從前,七十歲該是從心所欲的年歲。但對她而言,因為中風,無法「從心所欲」。
病歷顯示出血型中風,腦內出血的位置在左大腦頂葉。和多數急性腦中風造成癱軟無力的症狀略有不同。初見面時,觀察薛阿姨的右側手腳肌力僅些微下降,動作略顯不協調。若不深究,外觀上,與常人差異不大。但仔細評估後,問題逐漸浮現。
要她將右手摸左邊耳朵,她會問右手是哪一隻手?摸了下巴以為是耳朵。要她摸鼻子,則反問:「現在是說左邊還右邊的鼻子?」
若模擬多步驟的事情,則發現動作計畫能力明顯受到影響,像是不曉得怎麼開始刷牙,拿筆寫字的順序有誤。再者,透過口頭詢問的簡易認知題目,記憶三個名詞......等,更是困難重重。
比起動作功能、平衡能力,影響更多的是認知功能與知覺障礙,包含:對於身體意象的覺察、短期記憶力等等。以及明明手腳力氣不差,動作卻無法隨心所欲地表現出來的肢體失用症。
手腳力氣不差,動作卻無法隨心所欲地表現
肢體失用症(Limb Apraxia),在日常生活可見的障礙,例如:工具使用困難;任務的動作計畫或步驟順序有誤而有動作笨拙的現象;不理解手勢或是手勢模仿錯誤......。分為很多亞型,但無疑都造成個案本身和照顧者很大的困擾。
薛阿姨在住院期沒有家人照顧,病房護理師則需要時刻留意著。因為認知功能受損的關係,日常生活上仍是大量依賴。復健,有其必要。
面對這類型的個案,復健不僅僅是鍛鍊肌力,而是需要實際帶她在生活中有困難的活動上練習一番,這也更凸顯出職能治療的價值所在。
日常活動的步驟分解。洗手從打開水龍頭、分辨肥皂的位置、手沖濕、關水龍頭、找到衛生紙擦乾,逐一確認。助行器走路搭配著口訣,「助行器、右腳、左腳」,要她反覆唸著。
實際練習一遍動作後,再要她說出或紙筆寫下剛才的步驟有哪些,加深印象,都是復健的一環。
幾天過去,從助行器的使用、穿衣的模擬、上廁所的模擬......,由簡至繁,協助她將失去的「職能」重新找回來。說到職能治療,在意的正是人們的職能。
而職能二字,實非一般大眾所熟知,但若從其英文字根occupy著墨,亦即「佔據」,或許較易理解。
「職能(Occupation),指得是佔據著人們的生活,並且被認為是重要的、有意義的事情」。這些事,之於每個人不同。面向涵蓋了:日常生活、工作、休閒、社會參與......眾所繁多。而生活中在乎的事情,也會依照每個人的角色、興趣、習慣、價值觀有所差異。
若要一言概述,職能治療師的存在,幫助著人們學習或重新掌握生活中的職能。
職能治療師,幫助著人們學習或重新掌握生活中的職能
某日的提議,「薛阿姨,今天我們來練習寫字吧!」
一方面想看一下慣用手執筆的精細動作協調,二來也想從書寫中了解一下中風影響認知的程度。
薛阿姨:「不過我現在不太會寫字耶,不曉得寫什麼,而且有些字,我應該都忘了。」
「不然你用說的,我先幫你寫下來,你之後照著寫就好了。先從妳認為重要的事情開始好了,你認為什麼是重要的呢?」
平常思考總是耗時的阿姨,這次沒有思索太久,她說了:「快樂、人生、先生、兒子、女兒、幸福......」。雖然皆是形而上的名詞,與我原先預期的生活具體事情不同,但卻也讓人觸動。
逐筆寫下的「成功、抬頭挺胸、幸福」,看似突兀。細問之下,她想表達的是,因為很多事情都不會了,她覺得很失敗、感到垂頭喪氣的。於是她說:「我想要成功地好起來,然後抬頭挺胸,找回我的幸福」。
或許她的幸福,就是能和一家人快樂地共度人生。
失去的「只能」一步步找回生活掌控感
失去的「職能」,讓治療師幫你找回來
腦中風急性期過後,薛阿姨被安排出院。但返家後的生活與環境適應,無疑地,仍需要家人協助許多。
復健的路途,道阻且長。願不久的將來,幸福,失而復得。
●專欄「白塔方寸」:師人,略懂「職能治療」的治療師,出沒在復健科、社區,或是生活品質需要提升的人們周遭。將醫學白塔內的深刻故事、觸及個案們的生活感悟等等,書寫下來分享給大家知道。每月一篇,敬請期待。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