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窺故宮北院首季4個「書畫常設展」的理念與展陳方式
文∣方令光(作者任職於本院書畫文獻處)
圖∣國立故宮博物院提供
「小中現大」是董其昌(1555-1636)借佛家語題本院藏〈仿宋元人縮本畫冊〉的詞,意在讚美該冊以相對縮小的畫面臨仿大尺幅原作,卻能準確傳達原作的面貌、精神與氣勢。筆者援引為2024年第1季北院常設展的策略,展出小尺幅作品,與大型輔助圖板並陳。期待這樣的展陳方式能提醒觀眾仔細欣賞作品的細節,通過「微小」細節,觀察和體會原作技法與意境之「高大」。
「筆墨見真章」之明李貞(活動於1576-1637)〈書楞嚴經塔〉,全作超過62,000字,都是字徑約0.5公分的蠅頭小楷。字字端正,一筆不苟,排成塔形。作者從1636年至1637年歷時9個月才完成,足證虔誠的態度。展櫃中以圖板呈現幾個比例大小不同的局部畫面,讓字跡由小漸大,模擬觀眾逐步貼近作品的視野。(圖1)
「筆歌墨舞」展出明鄭重(活動於1610-1648)〈倣王蒙葛洪移居圖〉、民國溥儒(1896-1963)〈太平廣記故事〉也都是畫面物象較小、筆觸極為細膩之作。〈倣王蒙葛洪移居圖〉描繪道士葛洪(283-343)攜家帶眷移居羅浮山煉丹修道的故事。畫中前景小孩、婦人、葛洪的表情相當生動,為全畫增添生活氣氛。(圖2)
民國溥儒〈太平廣記故事〉是1套26開的冊頁,每開一景表現一則故事,將高潮場面濃縮在高24.6、寬15.4公分的尺幅中。本次選展〈燒龍〉等4開,都是用筆精麗,風格清逸之作。鄭重與溥儒畫中人物尺寸大約只有3~5公分,臉部表情更小。在展櫃中,受燈光、距離、玻璃反光等因素限制,觀眾很難察覺畫家對細節的描寫和精湛的功力。藉助局部放大圖板,才能對觀眾產生提示。(圖3)
「巨幅名作」的清佚名〈緙絲極樂世界圖〉由江寧織造局製作,底稿是丁觀鵬(活動於1726-1771)在1759年畫的〈極樂世界圖〉,反映乾隆宮廷常用不同媒材去表現相同圖稿的藝術特點。它雖與丁氏原作並列展出,但展櫃深度約1.8公尺,所以觀眾常看不出它是一件緙絲。因此展櫃左側也安排放大圖板,提醒觀眾細察畫作與緙絲的差別。(圖4)
高清、顯微式圖像常能對鑑定書畫真偽的爭議產生關鍵影響,如「筆歌墨舞」之宋徽宗(1082-1135)〈寫生翎毛圖〉。(圖5,以下稱臺北本)本卷有前後二幅,皆工筆重彩。前幅畫荔枝、梔子叢中有七鳥一蝶,與大英博物館(British Museum,以下稱大英本)藏本完全一致。但是,臺北本中各種物象的造形及細節、畫面的空間感,都比大英本更嚴謹、準確,描繪的技法也更豐富。如部分,臺北本結合沒骨和撞粉技法畫荔枝枝條。枝葉、果實的層疊、空間關係清晰而準確。對蝴蝶、各種鳥類的描繪也明顯比大英本細緻。大英本只用雙鉤填色,技法單一,立體感、空間感不如臺北本。持平而論,兩本各有優劣。按臺北本項元汴印非真,應是十七世紀高明摹本,大英本也應如是觀。
此卷後幅也是工筆重彩畫,暫稱明佚名〈荷渚鴛鴦〉。(圖5左)此幅造形準確,筆法細緻多變。先後使用重疊、渲染、線描技法,表現鳥類裝飾羽、飛行羽、保暖絨毛的造型、色彩和質感。乾枯蘆葦葉片銳利的邊緣、乾枯荷葉鬆脆的質感,也都一一畫出。整個畫面以低彩度包圍高彩度,有效地凸顯主題,達到豔而不俗的效果。對於水的半透明感,以及水中物象朦朧而生動的姿態,也都有非常好的表現。
還有曾經前人重裝、改動原貌,不易目驗的作品,如本季「國寶聚焦」宋米芾(1051-1107)〈致希聲吾英友尺牘並七言詩〉。按高清圖像所示,本幅1~4行之間沒有裁切痕跡,第5~9行有縱向及橫向接痕,可見曾被裁剪、重裱。筆者以本幅第1~4行為準,並參考其他宋代尺牘錄詩的章法試作復原,將裁切痕示意圖、復原示意圖並列於展場(圖6),就教於觀眾。
以上簡介本季4個常設展的策展理念與展陳方式,希望能為觀眾創造更友善的參觀環境,並獲得更多欣賞中國書畫的樂趣。
●本文摘錄自《故宮文物月刊》491期3月號〈小中現大—2024年第1季故宮北院書畫常設展的理念與展陳方式〉。
展覽資訊
筆歌墨舞—故宮繪畫導賞(展至2024.3.31)
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210,212 展覽詳情見官網查詢筆墨見真章-故宮書法導賞(展至2024.4.7)
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204,206 展覽詳情見官網查詢巨幅名作(展至2024.4.7)
北部院區 第一展覽區202 展覽詳情見官網查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