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人社群主編鄭俊德:5本不侷限讀物,整個城市都是我們的圖書館

琅琅悅讀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透過閱讀的無遠弗屆,探索廣闊未知的世界。

閱讀不侷限於書本、也不侷限在圖書館等室內空間,世界之寬廣,處處皆繁花,值得去欣賞與探索。走訪每個角落,用眼睛即時記錄地方的文化歷史、特色景點,打破時間與空間的限制,吸收知識的芬多精,這又何嘗不是一種閱讀?(編按)

撰文/鄭俊德 圖片/Shutterstock

有句廣告詞「整個城市都是我的咖啡館」,讓人口饞或疲累時,可以在城市裡找到提神的落腳之處。

走訪腳下土地 挖掘地方魅力

這次閱讀人的任務,將帶大家走讀城市,讓整個城市成為我們的圖書館,一起逛逛街上的書店光景,談談城市的友善規劃以及聆聽老屋的翻新故事。

第一本推薦書《地方編輯:日本頂尖創意團隊公開跨界編輯祕訣,從出版、策展、旅宿到體驗,打造最具魅力的地域品牌!》讓我們師法日本的再生思維,從中構思臺灣的閱讀機會。

《地方編輯:日本頂尖創意團隊公開跨界編輯祕訣,從出版、策展、旅宿到體驗,打造最具...

作者蔡奕屏於 2021 年出版暢銷好書《地方設計》,分享日本頂尖設計團隊如何萃取土地魅力、挖掘地方價值、打造感動經濟。後續出版的《地方編輯》進一步探討如何以「編輯力」挖掘地方獨特個性,並以「地方編輯」為出發,精選 23 組日本頂尖創意團隊,展現他們的編輯力與編輯術。

蔡奕屏認為:「『編輯力』是地方創生的關鍵。」編輯是將零散的資訊彙整成有意義的內容,地方編輯則是將地方的文化、產業、人文等元素,透過編輯的視角重新組合,打造出具有吸引力的地域品牌。

城市的翻轉契機,有時是在危機中,才有機會綻放出創意的思維。例如 2011年3月11日發生的東日本大地震以及其引發的強烈海嘯、與併發的核災事故。311 大地震對日本東北與關東地區造成的嚴重災害,讓許多人在歷經生離死別、核能問題恐慌之後,開始思考離開都市、返回家鄉的可能。

2014年安倍政府為了解決人口減少、東京一極集中問題,成立「城鎮、人、工作創生本部」,並通過「城鎮、人、工作創生法案」,透過多重政策與專案直接投注許多資源於地方。「地方創生」在中央政府、地方政府的多重注力之下,成了白熱化的顯學。

2020 年新冠疫情來襲,日本政府的緊急事態宣言發布,讓社會的工作形勢產生新的變化。其中,最大的變化莫過於許多企業確立了遠距工作模式,此項轉變,讓許多因工作而居於東京的遊子開始重新思考定居都市的必要性,也有了移居、轉向地方的想法。

愈來愈多在地方活躍的地方設計師們,因為歸鄉或從都市移住地方,而使創意開始在地方萌芽發展。作者一路採訪多位地方設計師,意外發現他們的共通之處:在回答「設計是什麼、地方設計是什麼」之時,都提到了「編輯」。《地方編輯》帶來新的一段探訪之旅,也或許是臺灣設計可以師法的地方創意。

圖書館成為旅行起點 親子關係美好連結

《跟著圖書館去旅行:全台 23 個特色圖書館 玩出閱讀素養 成就自主學習》作者洪敦明,同時是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館員。他說:「每座城市裡都應該有一座圖書館,能讓我們駐足,帶著新的心靈糧食回家。每個家庭裡都該有一個閱讀角落,能讓家人凝聚情感,帶著美好的共讀回憶入睡。」

《跟著圖書館去旅行》

在數位時代,知識和資訊唾手可得,然而知識的價值在於應用,不在於記憶背誦。透過圖書館作為旅行的起點,走進臺灣踏實又溫暖的土地,讓親子關係有一種深度的連結。

《跟著圖書館去旅行》是一本兼具親子共讀、教養方案、旅遊資訊的好書,精選臺灣23個特色圖書館,結合圖書館的特色、在地人文風情,以及親子共讀活動的規劃,帶領讀者走入臺灣的每個角落,從中探索知識、體驗生活、建立親子關係。

《跟著圖書館去旅行》將圖書館作為旅行的起點,帶領讀者走訪臺灣各地的特色圖書館,例如:探訪新北市立圖書館瑞芳分館的黃金山城礦業文化、到新竹市圖書館動物園分館探險動物園圖書森林、看臺中市立圖書館上楓分館如何打造環境永續的生態綠建築、前往雲林縣斗六繪本圖書館體驗坐擁各國繪本的故事城堡、到屏東縣立圖書館總館沉浸在最美的森林圖書館、或是在臺東縣政府文化處圖書館走讀東海岸閱讀南島等。這些圖書館不僅提供豐富的館藏,也舉辦各式各樣的活動,讓親子可以一起參與,從中學習知識、體驗生活。

在忙碌的生活中,我們是否曾迷失了和孩子共享美好時光的機會?探索臺灣各地景點之餘,不妨也帶著家人前往特色圖書館,到圖書館旅行,與孩子共享美好時光,讓閱讀成為親子關係的最佳夥伴。

書店不只賣書 更是文化傳承者

《環島讀冊:心中那間獨立書店,改變街區的閱讀力量》是作者曹馥年一趟環球旅行後,內心萌生想慢慢認識臺灣這座島嶼的想法。她以獨立書店為主題,探訪全臺各地18間獨立書店,記錄在旅途中遇見的旅人故事。除了獨立書店以外,作者也深入探訪社會議題,讓讀者看見書店不同的面向與力量。

《環島讀冊:心中那間獨立書店,改變街區的閱讀力量》

有些書店以文學、藝術為主,有些書店以社會議題為主,有些書店則是結合了咖啡廳、餐廳等。

在作者筆下,獨立書店不再只是賣書的地方,而是蘊含著豐富文化與人文的空間。它們是知識的寶庫,也是創意與想像的源泉。它們是社區的聚集地,也是文化的傳承者。

例如,在臺中北區的「魚麗」,以「鄭性澤的魚麗便當」為號召,為冤獄受害者鄭性澤爭取正義;在高雄的「洪雅書房」,每週三舉辦免費講座,讓人們透過閱讀與思考,建立更深刻的價值觀;在臺北的「燦爛時光:東南亞主題書店」,致力於推廣東南亞文學,讓人們認識來自不同國度的特色文化。

在書籍的最後,作者也提到臺灣書店的現況。她指出:「臺灣書店正面臨著嚴峻的挑戰,但她仍相信書店的價值,也呼籲大家支持獨立書店。」

《環島讀冊》是一本充滿溫暖與力量的書籍。它帶領讀者走入獨立書店,看見臺灣在地的文化與人文。同時提醒我們,書店不僅是販售書籍的地方,更是傳遞知識與理念的平台。

老屋修復與重啟 尊重歷史、期許未來

時代的腳步從未停下,但老屋始終巍巍佇立在那兒。它們曾經是日治時期最新穎前衛的示範市場、推出明星護膚霜熱賣至今的全臺第一間化妝品工廠、向東京銀座取經的繁華商店街。但,隨著時間之河流動,老屋逐漸變換功能型態。

《老屋時態: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流轉軌跡》由「老屋顏團隊」走訪全臺一度閒置荒廢、而後修復重啟的老屋,對照這些老房子在不同時代下的今昔角色轉換、特色功能與建築元素演變,所做的深度考察記錄。

《老屋時態:從軍官營舍到美術館、伐木廠到背包旅店,窺見台灣近百年老屋在大時代下的...

新富町食料品小賣市場:1935 年代落成,為日治時期最新穎前衛的示範市場,如今改建為文化市場,販售各式美食與文創商品。

臺東製糖株式會社:1913 年代建造,為日治時期臺東地區最大的製糖廠,如今改建為創生基地,提供藝文展覽與市集。

臺南州會:1935 年建造,為日治時期臺南州的議會,如今改建為二二八紀念館與圖書館,傳承人權與民主精神。

高雄銀座:1920 年代建造,為高雄港一帶的繁華商圈,如今改建為商業聚落,提供購物與餐飲服務。

老屋不僅是建築,更是承載歷史與記憶的載體。透過老屋的變遷,我們可以看到臺灣近百年來的發展與變化。老屋的修復與重啟,不僅是對歷史的尊重,也是對未來的期許。

探索圖書館 尋找建築的祕密

《圖書館裡的祕密: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首度繪本創作》為日本建築大師安藤忠雄首度跨界創作的繪本作品,以閱讀森林為主題,化身為神祕的蘑菇頭叔叔,帶著一對兄妹探索圖書館、了解建築的故事與意義。這本繪本就如同這座建築,從有別於以往的角度,帶給孩童們關於建築的知識,是一本大人小孩都能閱讀的作品。

《圖書館裡的祕密:建築大師安藤忠雄的首度繪本創作》

安藤忠雄在作者序中分享了自己從小對建築的興趣,以及自學建築的過程。他認為,好的建築是能讓人們感受到舒適與驚喜的,而建築師的工作就是要創造出這樣的空間。他也提到:「建築的創作靈感來自於日常生活中的細小事物,以及閱讀帶來的想像力。」

安藤忠雄表示,旅行分成兩種,第一種就是一般的旅行,前往遙遠的地方,到一個不一樣的場所,感受那邊的空氣、感受它們的氛圍。另一種則是經過閱讀,進入想像的世界中旅行,我將之稱為「心的旅行」。

帶著期待的心情,翻開書籍、爬梳文字,在不斷閱讀的過程中,探索那些廣闊未知的世界。我認為這種「閱讀旅行」能夠讓每個人表現出自己的生活方式與態度,也能讓心靈一起成長茁壯。

安藤忠雄為兒童打造的「童書之森 中之島」,希望讓每個人可以找到帶著自己通往心的旅行,「只屬於自己的那一本書」的一座建築。

整個城市都是我們的圖書館,願這 5 本書帶你看見不同的閱讀新世界。

●本文摘選自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所發行雙月刊《書香遠傳》雜誌170期:超越想像的圖書館多元服務,授權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國資圖) 為國內首座國立級數位公共圖書館,曾獲國際...

書香遠傳 老屋 國立公共資訊圖書館 建築 文創 歷史 創作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