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美雲歌仔戲新作《臥龍》談諸葛亮也談人性!將在高雄衛武營登場

聯合新聞網 台北訊
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臺北場總彩排。李建霖攝影

在這個時代看見那個時代《臥龍:永遠的彼日》

文字|許美惠
圖源|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攝影|李建霖

《臥龍:永遠的彼日》(以下簡稱《臥龍》)是唐美雲歌仔戲團(以下稱唐團)2023年推出的年度創作,先前在國家兩廳院首演四場票券全數完售,觀眾好評不斷。提到諸葛亮、孔明、臥龍先生這些姓名稱號,大家腦海中應該無意外會浮現「羽扇綸巾、運籌帷幄」的形象,以戲曲的橋段來說,舌戰群儒、草船借箭,或是借東風火燒連環船、設計謀讓周瑜賠了夫人又折兵等橋段,觀眾早就耳熟能詳,他擅長計中計,將敵人玩弄於股掌之間,料事如神、幾無失誤,在數百年的傳唱中,孔明簡直是神一般的存在。

2023年要再演孔明,應該如何演?談「忠孝節義」對現代觀眾而言可能疏離無感,講「英雄無敵」來造神是否了無新意?於是《臥龍:永遠的彼日》捨棄了上述豐功偉業,選擇了劉備死後、諸葛亮輔佐阿斗的時代,並以諸葛亮之子諸葛瞻的視角回望父親生平,把諸葛亮從英雄的神壇上請下,直寫人性中的各種情感。

劇情從諸葛亮已然過世的「後臥龍時代」開始──當天下已然三分,蜀漢彷彿已從亂世進入太平時代。然而實際上,各國都仍懷有一統天下的野心,看似偏安的盛世實則暗藏凶險。對百姓而言,諸葛丞相已然仙去,為了安慰自己生活還是會好好的過下去,他們把希望寄託在「臥龍之子-諸葛瞻」身上。但諸葛亮在兒子八歲之時就已溘然長逝,諸葛瞻對父親一點也不熟,只能從眾人的描述中,一點一滴拼湊父親印象。

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臺北場總彩排。李建霖攝影

編導鋪排的情節推進是多時空跳接的、也是多重視角的,透過說書大娘、黃月英(諸葛亮之妻)、劉禪(阿斗)、姜維(以諸葛亮為師之蜀將)所帶出的橋段,塑造了以點串接出雙主軸的敘事模式,一方面述說以劉備及諸葛亮為軸線的故事,另一方面透過諸葛瞻與眾人的互動,表述了他對諸葛亮逐步理解的心路歷程。

諸葛亮的軸線從三顧茅廬展開,彼時他是懷抱理想出仕的少年,為報知遇之恩慨然出仕;爾後劉備壯志未酬臨終託孤,將蜀漢天下與幼主劉禪一併交託,他涕淚縱橫一肩承擔。但另一方面,也是透過諸葛瞻與這些人的互動,來表陳自己對於諸葛亮的不諒解、不認同,甚至做出與他不同的抉擇,帶出千古以來父子之間從不曾消失的矛盾,從而進一步描寫不同世代面對時代困境時,所衍生的徬徨與衝突。從少年出仕到暮年敗亡,《臥龍》不談英雄事蹟,反而呈現他面對困境及敗績的情感及反應,讓觀眾見到諸葛亮身為一個平凡人的不凡之處,直探人性幽光。

展演資訊

唐美雲歌仔戲團《臥龍:永遠的彼日》

地點|高雄 衛武營國家藝術文化中心

時間|2023/10/07 14:30、10/08 14:30

了解更多|https://wenk.io/t09WqbUu

衛武營 唐美雲 歌仔戲 閱讀專題 閱讀藝文 歷史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