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學獎精選/好吃不好聞的現撈海鮮
琅琅悅讀「LOG IN 台南——0到400之間 文學之旅」系列活動,精選書摘及近五屆台南文學獎獲選作品,由【我們日常】、【我們記得】、【我們所在】三大主題,帶領您一同遊台南!
文/吳品瑜
好吃不好聞的現撈海鮮
記得小時候陪母親在水仙宮、鴨母寮與保安等傳統市場買菜時,總會被五十多歲的魚販們叫住,千篇一律地,他們總興奮又好奇地問我母親:「你是不是三鯤鯓謝水木的女兒?」
我的外公在頂頭塭、三鯤鯓經營虱目魚養殖,也於新町(今大勇街)經營面積超過兩甲地的魚栽寮,以及擁有一艘名為「鴻滿吉」的漁船。於是,童年的氣味總夾雜著海浪的濕潮、漁塭水池的腥臊,以及風沙揚起晶鹽的鹹澀。
或許奔跑在漁塭間的我早已「內建」這氣味,並不覺得厭惡,反倒是回到府城「市內」,總覺得自己像失去嗅覺的病人,時不時神經質地像條狗四處聞嗅,盼著奇蹟出現,突然能在水林叢林裡,辨識出氣味,也得以自我定位。
我最愛每次回到三鯤鯓時,整桌滿滿用大臉盆裝的現撈海鮮,而城市裡的鍋碗瓢盤,在這裡只能放剝下的蝦殼與挑出的魚刺。因為「草地人驚掠,毋驚食」,所以吃飯總像流水席般地生鮮即食,往往才剛開始動筷子,外公與大舅又拎著魚網跑去撈虱目魚或抓螃蟹,原來,這些是讓我們酒足飯飽之後,「有食閣有掠」可以帶回城裡的伴手禮。
即使外公過世後,大舅仍天未亮就騎著老爺摩托車,從遙遠的七股將裝滿各色海鮮,高約 50 公分大塑膠袋,靜悄悄地放在我家門口。而且隨著季節變換樣式,冬日還有紅蟳等珍稀,讓母親以藥酒燉煮,說是讓我們補身體、轉大人。
每次揉著惺忪雙眼起床,總看著母親雙手拖曳著這沉重的各色海鮮塑膠袋,我趕緊上前幫忙,手心沉甸甸的充實感,雖在當時未解其意,但卻嵌印在身體記憶裡,特別是那氣味煥發、甦醒了我的嗅覺,重生一般地讓我大吸一口。
「活著,真好!」是那時的我說不出口,卻是最想被自己聽見的領悟。
那時三餐飯桌上,就是滿滿一大盤的煎魚、水煮蝦,以及一大碗公的魚湯,我的習以為常,其實是大舅滿滿的愛,他知道母親靠做裁縫營生,所以就更加疼惜地挑選最好的海鮮,不僅因為美味,而且有來自大海的無虞匱乏,餵養我們碰壁無門的窘迫。
愛與幸福,並非擁有多寡的計量,卻是一念懂得的無限,而這竟然得等到半百之後,方才領受。
女兒們愛吃海鮮,只是嫌棄那氣味,總拒絕陪我母親去菜市場,特別是海鮮攤味。有次母親帶她們去青鯤鯓的魚市買現撈(喊魚),她們竟然全程捏著鼻子、頂著臭臉,吵嚷著快回家,卻仍心繫當晚的海鮮菜式。
相較之下,我是幸運的。童年在海陸交界的沙洲上,領受海洋民族的慷慨、親炙豐厚的人情,讓我此去的人間百味,總以感念來增添豐富,吃食不僅滿足三吋舌根,更能敞開覺受、不擇不撿,全然品嚐生命的醍醐味。
●本文為「臺南文學獎第十二屆」獲選作品。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