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學獎/陽春麵,不陽春—陳貴蘭
琅琅悅讀「LOG IN 台南——0到400之間 文學之旅」系列活動,精選書摘及近五屆台南文學獎獲選作品,由【我們日常】、【我們記得】、【我們所在】三大主題,帶領您一同遊台南!
文/陳貴蘭
一頭短髮清湯掛麵的小女孩,約莫五歲吧,襯著暈黃燈光,蹲於石墩上,對來往過客揮舞小手,臺語招呼著:「人客啊,來食麵喔!」又一頃刻,轉身坐上板凳,動弄筷子,唏哩呼嚕吃起麵,滿足真快樂!
如此童年印象中,在臺南大飯店對面的小小麵攤,媽媽雙手不停煮麵,爸爸從轉角中華日報社下班再收攤,幾近午夜,一碗碗陽春麵維持這一個家。回憶湧起,不免碎言一句:
那年頭,一碗陽春麵七塊錢,絕對銅板價。
在臺南,麵以「陽春」為名,絲毫可不「陽春」,或乾或湯,隨心所欲,取捨間十之八九我會點「湯」麵,大骨熬煮湯底,看似淡雅,實則濃郁;再擇麵條,口感Q彈爽口,可細可寬,白麵、黃麵、意麵,更換成米粉也不為過。
偶爾是豆芽韮菜,小白菜亦好,綠綠的點綴,終以淋上一瓢肉燥,肉燥簡直是陽春麵的靈魂,蔥頭、香料、醬油等煨燉小肉塊,讓肥瘦間恰如其分的香氣爆發小宇宙,迎面撲鼻!於是乎一碗精彩,忠實呈現。
待麵一上桌,食指大動了,進食節奏始終如一,先乾坤大挪移般拌動整碗麵,小心翼翼和入一小匙辣椒油,至於烏醋就隨心所欲滴上,調整好完美比例,預備開始!喝口湯暖暖,緊湊著一綹麵、一綹麵…,留了湯,再緩緩啜飲,直見碗底,心滿意足。
吃麵,搭配滷味,天經地義!海帶、豆乾、豬耳朵…任意黑白切,俐落裝盤,灑把蔥花,甚是一道吃麵隨之而來的美味享受。
其實,陽春麵大可天馬行空,不違和的摻上榨菜肉絲,煮進餛飩,投入豬肝花枝……,千變萬化自是豐盛啊。
天真的以為陽春麵平凡而偉大,當負笈北上念大學,饑腸轆轆時,單純的想吃碗湯麵,果然單純,僅僅麵條游移於清水間,味淡無華,只好堅強囫圇,立誓回臺南,勢必往麵攤報到,好好解饞,以慰藉離鄉苦讀的心辛。
在生活地圖中,總要慣性的座標出麵攤所在,巷口的,鄰街的,州知事官邸對面的,成大光復校區附近的,最喜的還是傳統菜市仔角落麵攤:大菜市、開元市場、東菜市…,盡是老攤頭好滋味,還有從小吃到老的鴨母寮市場炭火陽春麵,在在是心頭好;然論及最無敵者,當屬水仙宮市場內香火氤氳的麵攤,拜求一碗麵拿號碼牌排隊,莫不大嘆甘願啊!
漸漸的,陽春麵版圖擴大了,中興林場運動後,繞道鐵皮屋麵攤吃brunch;路過西港,大廟慶安宮對面的麵攤,屢屢光顧;迷失在安平迂迴巷子裡,問路也要吃到的啞巴麵;鹽水點心城「阿」字輩麵攤,每到必嚐…。
時不時,不思山珍,不念海味,獨獨鍾情陽春麵。
因為明白在臺南,陽春麵,不陽春啊!
●本文為「臺南文學獎第九屆」獲選作品。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