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南文學獎/藏在月桃葉裡的回憶—王麗娟

琅琅悅讀 LOG IN 台南

琅琅悅讀「LOG IN 台南——0到400之間 文學之旅」系列活動,精選書摘及近五屆台南文學獎獲選作品,由【我們日常】、【我們記得】、【我們所在】三大主題,帶領您一同遊台南!

文/王麗娟

台南人把粽子當早餐,讓我非常羨慕,台南是我想要居住的幸福城市之一。

童年,住在大武山下,排灣族婦女把芒草或長巾捲成圓環狀,墊在頭上,頂著裝滿山產的竹簍,赤足走下山跟我們交換物品。那竹簍是個神奇盒,裝有芋頭乾、不多見的豆類野菜,長條狀的粽子,內層用甲酸漿葉包著黃色小米,外層再以月桃葉裹住,稱作「奇納福」,味道純淨,讓人讚不絕口。我們請她吃的月桃粽,四個角也是四個腳,可以站立,造型非常獨特,更是讓她驚豔。因為月桃粽,不同族群有了美麗的交集。

搬到市區,喜歡跟媽媽去市場,她吃早齋,會帶我去吃菜粽。她常說:「每一粒土豆,攏是仁仁仁,親像寶石。」菜粽包的並不是菜,而是糯米和花生,簡單的美好就包在月桃葉裡,藏進我的回憶裡。

端午節,家裡包粽子,媽媽把月桃葉摺成錐型,放入拌著花生的糯米,再放入滷肉、魷魚條、香菇,最後用糯米覆蓋餡料。我不敢吃肥肉,媽媽會打不同的結,她一眼就可挑出專屬於我的瘦肉粽子,月桃葉典藏著濃濃的鄉愁,還有媽媽那黏答答的愛。

女兒嫁去高雄,每次去看她,我先在台南下車。台南名勝古蹟多,可以輕鬆的閒晃半天,還可吃到許多經典美食。棺材板不管是名字、食材、連同吐司當容器,都是挖空心思的創意。炸得金黃酥脆的吐司盒裝了豐富的餡料,餡料藏在醍醐味的濃芡裡,多了點神祕,舀一匙吃入嘴裡,吃到的或是鮮蝦,或是豆仁,每每有掏寶的樂趣。台南是虱目魚的故鄉,虱目魚的炭旅程最短。很多台南人活力的一天,就是由新鮮可口的虱目魚粥打開味蕾,溫暖胃壁。

媽媽不在了,沒人幫我包愛心粽,我不敢買肉粽,就怕吃到裡頭的肥肉。坊間大都是竹葉包的粽子,「粽」裡尋「她」千百回,也難找到月桃葉包的菜粽。

台南到處都有菜粽專賣店,讓我羨慕不已,走過店家,陣陣月桃香撲鼻而來,喔!久違的美味與悸動。

月桃粽整串沒入水中滾煮,米粒非常紮實,即使吃到最後一口也不會鬆垮。不經醬色炒過的粽子煮熟後呈半透明狀,閃著淡淡的亮澤,非常迷人。鑲在粽子裡的花生鬆綿,香氣溫婉恬靜;灑在粽子外的花生粉,充滿躍動的熱情,花生的一動一靜,更是提升菜粽的獨特風味。香菜當然不可少,不但對味,也對胃。淋上琥珀色的醬油膏,鍍了金的亮眼,哇!真的是人間美味。

有店家把花生粉直接包入糯米裡,咬一口,吃到濃濃的花生味、月桃香,如果媽媽也能一起分享該有多好。

下班時間快到了,趕緊搭火車到高雄和女兒會合,懷裡兜著幾顆熱熱的粽子,晚餐就和女兒女婿分享我的幸福味。

南部粽是將生的糯米與餡料包進綠色竹葉中再水煮。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余承翰

●本文為「臺南文學獎第九屆」獲選作品。由臺南市政府文化局授權刊登於聯合新聞網「琅琅悅讀」,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LOG IN 台南

2024年,迎接「台南400」!台南累積了超過400年歷史,你對這座城...

台南400 臺南文學獎 我們記得 LOG IN 台南 粽子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