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欣賞奇美博物館《從拉斐爾到梵谷》!專訪美學家胡琮淨
2024年,適逢英國國家藝廊成立200周年,奇美博物館與國家藝廊合作,推出超級特展――「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恭逢其盛,一刻鯨選特別企劃,與美學家、建築師胡琮淨合作「藝術賞析─《英國國家藝廊》經典珍藏」線上導覽聲音課。
位在松菸的誠品書店,接替信義店成第三代24小時營運的書店。一刻鯨選團隊與胡琮淨老師相約在誠品行旅的大廳碰面,挑高的書牆相當搶眼,宣示著品牌價值。距離上次與胡琮淨見面,已過了一個多月,是老師先叫住了我。
一襲講究卻不逼人的穿搭,一如既往的優雅。以「婉約」或者「綽約」這個詞,來形容她的外在形象、衣著品味和聲音,再合適不過了。
回望「老歐洲」的建築之路
先前與胡老師在錄音室製作課程,時程緊湊,沒機會多聊。等到課程與工作到一段落,自稱「老歐洲」的胡琮淨,趁著空檔飛了一趟歐洲拜訪老朋友,也放鬆身心度個小假。一般人擔心歐洲的治安、扒手問題,「我一點也不擔心,我就像是當地人一樣!」說起歐洲,老師忍不住爽朗的笑了出來,留學比利時以及多年的遊歐經驗,已經讓她徹底融入歐洲文化。
從台灣重要的建築搖籃東海大學建築系,再到比利時魯汶大學攻讀建築及都市計畫,胡琮淨回顧進入建築領域的歷程,認為當今的建築訓練已經和過去大不相同,有更多的技術面以及電腦協助,不過核心仍然是「結合藝術與科學」。
沒有好的人文涵養,大概很難設計出詩意的空間或建築。好建築,除了建築師的個人靈感,裡面都有人文的累積。可是建築本身實際上是一個結構體,你不能只靠人文,它還需要很多的數學和工程技術,因此建築是一個既柔性又很剛性的學科。你就算擁有再有趣的想法,若沒有實踐的能力,也同樣沒用!
在東海大學,建築技術的訓練非常嚴格,也可以跟美術系與音樂系的學生交流,共同選修課程,建築系學生的養成之路是非常寬廣的。尤其,非常重視東西方建築史,「我覺得那個時候開始養成很好的習慣,因為我很喜歡那些課,能夠去理解建築本身以及背後的歷史背景跟脈絡,同時透過歷史了解當時的技術。」也是在這個時期,胡琮淨以建築為鑰匙,開啟自己對藝術史、美學的興趣。
到了歐洲,更是眼界大開。「哲學,其實是歐洲人的生活根本」,在台灣大多不讀哲學,不過歐洲人從小開始,就開始培養思辨能力與各種人文價值。「建築是人在使用的東西,在意建築與人文價值之間的關係,在歐洲已經是本能性的直覺,他不會拋棄!」
胡琮淨分享自己的觀察,歐洲與日本的都市環境其實都存在違建,可是就不會像台灣的違建看起來這麼張揚突兀。他們已經脫離「我就是喜歡你想怎麼樣?」的層次,人文的價值已經深入生活底層,我行我素的不羈同時也受到約束。「我們台灣,也該走到這個地步的時候了。」老師輕聲說出對故鄉的期盼,卻是理直氣壯的神色。我在想,這也許就是她長年投身建築與藝文講座,向更多人傳遞「什麼是藝術」的初衷。
日常看展之必要
歐洲與日本的展覽、藝文活動的豐富度和多樣性,也如實反映他們對人文、藝術的重視程度。眾多優異的硬體設備,不少企業家們投入場館的建設,也有許多舊空間活用的案例。光有這些還不夠,「策展才是靈魂」!換句話說,不只是「舉辦一個展覽」,而是為五感創造一個良好的欣賞空間和內容。辦展是商業活動,而策展才是文化藝術的精髓。
胡琮淨強調:觀展的體驗不是從進入到展間才開始,而是從展場外就已經無聲地流進我們的生命,內外的一切構成我們對展覽的印象和理解。這次奇美博物館辦的「從拉斐爾到梵谷:英國國家藝廊珍藏展」,就是很好的例子。從外面信步移動、佇足,最先感受到的可能是西式庭園、雕塑,才進到博物館慢慢品味,逐漸發現整個策展安排就像西方藝術史的縮影。我在設計一刻鯨選的「藝術賞析─《英國國家藝廊》經典珍藏」線上導覽,講法就像一部「西洋繪畫小史」,正是為了呼應策展的主軸。
「我鼓勵大家有機會就去看展」,胡琮淨說到。
這次「從拉斐爾到梵谷」展,如果不是因為英國國家藝廊整修,這些經典畫作可能很難大量出館巡迴。「天哪!像我這麼平凡的人,能有機會接觸到這麼好的藝術品,而且距離這麼近的體驗人類的藝術精華,或者說人類智慧,是很精彩和不容易的。去看故宮許多文物也是這樣。」談到展覽,老師似乎有無窮的興致。她不只著眼於眼前的藝術品,還隨時掃視建築、空間與整體環境的調和,藝術品是核心,而環境空間是打亮它的探照燈。
「台灣已經發展到一個很富裕的時代,對於美感的這件事,是不是能有更多的平台和機會,可以讓我們這個環境更好?」在胡琮淨的理念裡,走進博物館只是涵養美感的一部分,真正還要落實到每個人的日常。「美」不該脫節於整體社會之外,就像建築不單單把一個盒子蓋完了事,建築師要考慮到建築是如何被使用的,要如何融入當地的社會文化脈絡與地景,「建築師創造的,是一個詩意的空間」。
「美感」、「詩意」、「藝術」,這些詞彙對多數人而言,看似一個捉摸不透的隱形人。然而,胡琮淨心中自有一把尺,衡量的準則不是價格而是價值。
我們坐在書牆前採訪。書牆上的,是一本本貨真價實的書,而非充場面的空心假貨。一本書,如果不被閱讀,它彷彿並不存在;同理,「美感」、「詩意」、「藝術」,當你意識到它,它才從隱蔽的世界裡現身,輕輕向你招手。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藝術賞析─《英國國家藝廊》經典珍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