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與和平?傾聽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將軍對台灣的誠摯建言

琅琅悅讀 一刻鯨選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本報資料照片) 高芳鈴

(內容/李喜明,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當解放軍機、艦接近臺灣的消息似乎成為民眾的日常而不再關切,相信空飄氣球穿越臺灣的話題,很快也會退燒。大選期間,無論是「戰爭與和平」的選擇還是「芒果乾」(亡國感)的路線之爭,雖一時甚囂塵上充滿熱議,回歸日常,臺灣安全如何保障的議題仍然需要民眾時時放在心上。

國防部發布「中共解放軍台海周邊海、空域動態」資料畫面。圖/國防部

前參謀總長李喜明將軍,基於軍事專業與長期研究,與國人分享他的經驗與觀察:

「武力統一臺灣」的論調不曾改變

過去幾十年來演變的臺灣安全。臺灣在1949年,國民黨政府撤退到臺灣以後,臺灣的軍事思維始終是由攻勢作戰、攻守一體調整到現在的防衛固守,而在這個時間,中國大陸卻始終以「武力統一臺灣」的論調來對著臺灣進行威脅。

兩岸戰略形勢的反轉之下,很不幸的,臺灣人民卻從來沒有認真思考臺海是否會真正發生戰爭。這種情況在二、三十年前這不是一個嚴肅的議題,理由很簡單,因為解放軍並不具備全面犯臺的能力。可是,隨著中國大陸的發展,國防預算每年以接近兩位數比例成長,現在解放軍的軍力已非昔日吳下阿蒙,連美國這樣子的世界強權都不能不嚴正以待。

臺灣人缺乏戰爭的警覺

每一個臺灣人都知道中國的統一企圖,可是對大多數人而言,這種認知並沒有轉換成對戰爭的憂慮。臺灣人面對著瞄準臺灣的數千枚導彈,我們毫不畏懼;看著共軍機艦的威懾,我們也不掛心,這種不合理的樂觀,既令人費解,也使人擔憂。長久以來,臺灣人民已經習慣舒適的生活圈,傾向關心眼前的小確幸,沒有危機意識,也缺乏警覺的心理。而這種心理,大家仗恃的是「敵之不會來」,而不是「恃吾有以待之」。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新華社) 新華通訊社

面對當前的情況,我們仔細觀察,會發現臺灣一直充斥著兩種聲音在各類型的社群媒體。第一種聲音是所謂的「和平主義」者,他們認為政治可以分歧,兩岸人民不應當有敵意,任何理由都不值得為戰爭發生的原因,而且兩岸軍事實力懸殊,就算臺灣投入再多的資源都沒有辦法對抗中國,對國防的投資就是對和平的危害,所以主張臺灣應該積極與中國對話協商,和平處理兩岸關係、避免戰爭。

而在這同時,另一種聲音就是所謂的「愛臺主義」者,他們認為中國處心積慮想要併吞臺灣,不但全盤否定中國,也拒絕與中國對話,積極塑造抗中保臺的氛圍,不顧臺灣身居弱勢危險,不分中國或中共,鎮日嗆聲以對。

其實這兩種聲音對臺灣的安全來說都是可怕的潛在威脅。為什麼呢?

因為和平主義者在鼓勵對方動手,愛臺主義者則在慫恿對方動手。

臺灣面對安全威脅的正確態度,我個人認為,應該如同美國的老羅斯福總統所說的:「手上拿著大棒子,輕聲細語。」可是目前在臺灣的情勢卻是背道而馳。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臺海戰爭風險下,臺灣的勝算》

避戰必須設法「嚇阻」敵人

戰爭嚴重威脅著臺灣的生存,造成的生靈塗炭難以想像,對臺灣來說,避免戰爭毫無疑問是最佳的選擇,也最符合臺灣人民的利益,不論立場如何,這一點我相信沒有人會反對。理論上,藉由溝通避免戰爭,是成本最低也是最佳的解決途徑。不過在雙方都不肯妥協、讓步的情況之下,我們必須面對現實,不能對協商抱持著過度浪漫的期待,得另外想其他的辦法避免戰爭在臺灣發生,這絕對是臺灣的最高原則。

圖為蔡英文總統視察漢光演習資料照片。圖/聯合報系資料照片

在軍事作為上,要達到避免戰爭的手段就是設法「嚇阻」敵人,可是對一個弱勢國家而言,要達到這個目的並不容易,因為臺灣沒有核子武器,所以不具備報復性的嚇阻能力,和其他國家也沒有軍事同盟的關係,因此也無從以這種延伸式的軍事關係作為嚇阻手段,臺灣唯一能做的就是憑藉著具有可信度的自我防衛能力,來說服中國相信以武力統一的方式不但會付出極端高昂的代價,而且沒有辦法達成它的目標。臺灣必須讓中共相信,我們有「正確的戰略」、「防衛的能力」、「堅定的意志」以及「韌性的社會」,中共才不敢輕舉妄動,也才能夠避免戰爭。

面對中國的武力威嚇,臺灣不需要橫眉豎眼,也不必曲意逢迎,不卑不亢,堅守原則才是正道。可是想要達成這樣子的從容自信,臺灣最需要的,就是建立既能嚇阻也能自我防衛的軍事力量。

希望了解更多李喜明將軍的多年心得,以及對臺灣民眾的誠摯建言,就聽《臺海戰爭風險下,臺灣的勝算》聲音課程!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臺海戰爭風險下,臺灣的勝算》

一刻鯨選

最佳的聲音知識傳遞者 由一群愛生活、愛聲音的深海鯨編們組成的團隊 ...

一刻鯨選 李喜明 鯨選課程 國防部 台海 兩岸 台灣人 選舉 戰爭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