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飛錢」是何物?《夢華錄》中的貨幣彩蛋大公開!

聯合新聞網 一刻鯨選
電視劇《夢華錄》裡,趙盼兒(劉亦菲 飾演)屢次提到功能和交子相似的「飛錢」。 圖...

(內容/王丹,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不曉得你看過去年熱播的陸劇《夢華錄》嗎?劇中以北宋為背景,隱含了飽滿的宋代人文與庶民文化。不過,有一個小細節,或許你未曾注意,但它的歷史地位卻非同尋常,那就是貨幣。女主角趙盼兒到了東京創業,她曾拜託男主角的手下,把自己存放的財產兌換為「飛錢」。

什麼是飛錢?它不是會飛的錢,實質上也不算是一種錢,而是一種提款的憑證,類似於現在的「匯票」,始見於晚唐,也是北宋紙幣「交子」的前身。

「憲宗以錢少,復禁用銅器。時商賈至京師,委錢諸道進奏院及諸軍、諸使富家,以輕裝趨四方,合券乃取之,號飛錢。」──《新唐書、食貨志》

飛錢,誕生於唐憲宗元和初年,當時的商人外出經商,隨身攜帶大量的銅錢很不方便,於是他們先在官方開具一張憑證,上面記載著所在地以及錢幣的數目,等到方便的時候,他們可以拿著這個憑證去異地提款購貨;這個憑證就是「飛錢」。

由此可知,飛錢並不是錢幣,因為它不具備貨幣必須擁有的流通功能。簡單來說,飛錢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匯票或存摺。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錢幣背後的歷史——被鑄造的全球史》

飛錢是北宋紙幣交子的前身。圖為交子。 (圖:維基百科)

先有錢荒,才有飛錢

飛錢的產生,最大一個原因就是唐代面臨錢幣短缺的困境。唐朝「千邦進貢,萬國來朝」,這是何等瀟灑、何等豪邁的一個朝代,它也會缺錢嗎?的確,唐朝缺錢。唐繼隋後,統一天下,勾連運河、興修水利、輕徭薄賦,百姓生活富足,出現了「貞觀之治」、「開元盛世」。唐代的經濟非常繁榮,商業空前的興盛,甚至出現了全民經商的局面。

但這並沒有改變唐朝缺錢的事實。為什麼呢?商品經濟快速發展,帶來的是商業交流的日益增加。全民皆商,大宗商品的遠距離貿易日益頻繁,所以作為主要流通手段的銅錢,一定會隨著商品的大量交換而大量支付。

另外,在國際方面對於銅資源的需求量也不容忽視。由於大一統帝國的建立,以及唐帝國一直堅持對外開放的貿易態度,使得這時候絲綢之路的貿易交流達到了前所未有的繁榮程度。這些繁榮景象的背後,錢幣的需求量居高不下。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錢幣背後的歷史——被鑄造的全球史》

中國最早金融市場成形

除了商貿繁榮這一原因之外,唐德宗建中元年,宰相楊炎推行「兩稅法」,錢糧同徵,地稅徵糧,戶稅徵錢,社會對貨幣的需求量增加,但是進入實際流通領域的貨幣總量卻沒有相應的增加,反而,由於銅的缺乏而使鑄幣日益減少。也就是說,銅錢需求量一直在增長,但供給量卻在不斷下滑。

礦產資源,不可再生,用一份少一份,再加上當時的開採技術有限,浪費的也比較多,使得銅的產量逐年減少,銅荒出現了。而沒有了造錢用的銅,銅錢自然而然的也就短缺了。

因此,為了應對這種困境,飛錢應運而生。飛錢分擔了銅錢所遭受到的壓力,緩解了貨幣流通過程當中銅錢總數不足的窘境。同時,飛錢的出現使得貨幣流通更加便捷。有了飛錢,商人和旅客就不用在艱難的長途跋涉中攜帶大量的銅錢,這給全國各地的貿易活動帶來了極大的方便。

與飛錢一起誕生的,還有供給抵押信用的質庫——也就類似於現在的當鋪;還有收受、保管錢財的櫃坊——類似於銀行;從事金銀買賣和兌換的金銀店;政府參與放債活動獲取的公廨本錢。它們共同構成了中國最早的金融市場,發揮著促進商業、貨幣經濟與信用關係的功效,並最終帶來了城市的繁榮。

錢幣,是眾所周知的流通工具;是最能見微知著的社會縮影;是君王經世濟國智慧的體現;是民眾柴米油鹽小日子裡的必需品。《一刻鯨選》獨家推出有聲課程《錢幣背後的歷史——被鑄造的全球史》,由中國錢幣界資深專家王丹講述,即起至《一刻鯨選》官網購買,享58折優惠(原價1020元,優惠價599元)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錢幣背後的歷史——被鑄造的全球史》

《錢幣背後的歷史——被鑄造的全球史》有聲內容 (圖:一刻鯨選)

一刻鯨選

最佳的聲音知識傳遞者 由一群愛生活、愛聲音的深海鯨編們組成的團隊 ...

一刻鯨選 唐宋 貨幣史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