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愛呷甜甜!台南人「無糖不歡」全因這件事

聯合新聞網 一刻鯨選
台南人愛吃甜,也讓台南被網友戲稱為「全糖市」。(本報資料照片)

(內容/林嘉澍,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說起大眾對台南的第一印象,一般人多半會聯想到四處都有古蹟、寺廟,並且是一座美食之都,前去旅遊的觀光客,肯定不會輕易錯過牛肉湯、鱔魚麵、虱目魚粥等餐桌上的好滋味。

不過,隨著近幾年的討論,眾人對台南最大的印象,似乎出現了共識——發現台南人都吃很甜。

尤其,打開網路論壇的討論串,只要提及台南,底下大多會出現各種跟「甜」有關的推文,例如「正港台南人手搖飲只喝全糖」、「家裡煮菜從不放鹽,改加砂糖」。

甚至還發生過,有位受到台灣觀眾喜愛的外國網紅,因為想來台南遊玩,所以在直播中,詢問聊天室推薦體驗什麼時,得到了「拿一根木棍,在空中攪一攪就會變成棉花糖」的搞笑回應,而且因為太多人跟著附和,一度讓該名網紅差點信以為真。

但是,台南人為何對甜味特別鍾愛呢?我們得從歷史片段中尋找線索。

台灣最古老的「天龍國」

如今,作為首都,台北經常被戲稱為天龍國;不過,即將在明年迎來「建城四百年」的台南,實際上才是台灣最初的天龍國。

西元1624年,荷蘭東印度公司來到台灣,荷蘭人先後蓋了熱蘭遮城(安平古堡)與普羅民遮城(赤崁樓),正式成為台灣本島史上第一個統治政權。

在當時,因為糖的經濟價值非常高,於是荷蘭人便大量種植甘蔗,開啟了台灣的製糖產業;此後,儘管政局幾經變換,到了日治時期,日本人透過大規模投資,又更進一步把台灣推向「糖業王國」。

過去傳統糖廠都以此工具來壓榨甘蔗製糖(榨蔗石車,亦稱石車/圖片來源:Wikipe...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老城漫步指南(一)府城台南》

待二戰結束,政府接收戰敗離去的日本資本家遺留下來的製糖設備,修復完畢之後,糖業依然支撐著台灣經濟發展,一直要到1960年代後,隨著糖價低迷與生產成本問題,台灣的製糖產業才逐漸沒落。

而台南人嗜甜的原因,就隱藏在這段故事裡。原來,自荷治時期開始,台南都是台灣政治跟經濟的中心,而且也是產糖最多的地方,造就出台南很多講究生活的有錢人。

老一輩的台南人,覺得糖是很珍貴的東西,所以認為在飯菜中加糖,是對客人的尊重;送客時,如果能再送上一盒方糖給客人,那又是更加地尊重。

因此,什麼東西都吃甜甜的,逐漸變成了台南的傳統習慣。

來台南,就去吃布丁!

不僅愛吃甜食,台南還有一個讓人意想不到的特色,就是這裡其實是全台灣賣布丁密度最高的地方。

根據文史導覽人林嘉澍分享,曾經台灣最高級的飯店,是位於台北的鐵道旅館,在裡面有一個要價16塊錢的下午茶套餐,套餐的內容有什麼呢?一個布丁加一杯紅茶。

要知道,日治時期的台灣,大學畢業生的薪水大概才80塊錢而已。由此可知,當年這個布丁套餐是多麼高級的奢侈享受。

後來,鐵道旅館在台南開了分店,布丁套餐理所當然地傳了過來,並且成為台南最早賣布丁的地方。從此以後,布丁的甜蜜滋味就在台南傳開,接著慢慢遍地開花,把這裡打造成了「布丁之都」。

前人道「一府二鹿三艋舺」,府城不光有悠久歷史,也有說不完的故事。想知道台南還有哪些趣聞,就跟著林嘉澍的腳步,在有聲內容《老城漫步指南(一)府城台南》中娓娓道來!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老城漫步指南(一)府城台南》

一刻鯨選 台南 歷史 手搖飲料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