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台灣有三寶,最值錢的竟是「樟腦」?
(內容/林嘉澍,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如今提到台灣三寶,腦海裡浮現的可能是在路上不遵守交通規則,容易引發交通事故的危險駕駛。
但其實,過去指的「台灣三寶」,是真有其三樣物品,並且透過出口貿易,曾帶來大把大把的白銀,可謂早期的經濟奇蹟。
文史導覽人林嘉澍,在有聲課程《滬尾走讀,台灣歷史記憶與老城風華》中,便提到了有關台灣三寶的故事。
滿地商機的化外之地
「這一切要從淡水開港說起……」首先,林嘉澍以淡水的發展開始分享。
即使先前經過荷蘭、西班牙分別殖民南部與北部,接著鄭氏家族的治理,在施琅攻台後,自康熙年間起,清朝正式將台灣納入版圖,但也僅此而已。實際上,在所謂康雍乾盛世中,對於台灣的管理,就是把這裡當作化外之地,是流放罪犯的地方。
然而,此時東方的大海,早已不再是亞洲專屬,遠航而來的西方人,在各處尋求著做生意的商機。這下子,他們了解到清廷的態度,更知道了台灣未設海防,便用強硬手段要求在台灣開港通商;其中,淡水正是四大港口之一。
隨著貿易發展,台灣特產的三寶價值,於是被開發出來,這三寶即為:鹿皮、茶葉以及樟腦。
過去台灣盛產梅花鹿,這些鹿皮是製作騎甲的優質素材,可惜最後梅花鹿捕抓到近乎滅絕後,產量漸漸少了;反之,茶葉則是在劉銘傳來台時期,透過大量開墾,變成很龐大的商機。
不過,這些都還比不上最重要的「樟腦」。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滬尾走讀,台灣歷史記憶與老城風華》
眼見樹林全是黃金
說到樟腦,現在我們想到的多半是放在廁所的樟腦丸。不過,一百多年前,樟腦提煉的樟腦油,其實用途非常廣,除了是火藥的原料,還可以製成「賽璐珞」。
舉凡現在所有想像得到的塑膠製品,以前幾乎都是由「賽璐珞」做出來的;當時的台灣,是世界少數產有樟腦的地方。此外,台灣山林最茂密的還剛好就是樟腦林。
這些樟腦樹,荷蘭人早就知道了,不過他們人力不多,又忙著跟原住民開戰,最後在鄭成功的驅逐下,還沒開發就黯然離場。
後來,清廷接管台灣,英國人要求通商時,發現了台灣的樟腦。為了拿到這些長在山中的商機,便發動「樟腦戰爭」,英國直接將戰艦開到台南,用大砲轟垮了安平古堡。
經過此事,總算讓清廷意識到台灣海防的重要性,所以才在沈葆楨主導下,又蓋了一座新的城堡,那就是如今去台南旅遊時,很多人會造訪的「億載金城」。
這股樟腦熱,一直延續到20世紀中葉,石化工業起飛後,才逐漸被取代。
而透過在北部大量種植茶葉,並從大稻埕、淡水運送出去,慢慢讓台灣發展成茶葉王國的過程,那又是另一段說來話長的故事了。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滬尾走讀,台灣歷史記憶與老城風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