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級美食好滋味!拉麵如何代表日本征服全世界的胃?

聯合新聞網 一刻鯨選
許多人訪日時,都要吃上一碗拉麵,才算為旅遊畫上完美句點(圖片來源/一刻鯨選 編輯...

(內容/胡川安,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讓麵條鮮活起來的就是湯頭。」在日本導演伊丹十三的電影《蒲公英》,有這麼一句台詞。

卡車司機五郎告訴女主角蒲公英,首先是整體的感覺,包含氣味、湯頭顏色、蔥花、海苔,還要顧及叉燒。

吃的時候,先拿起筷子輕輕地在湯面上掃動一下,再稍微觸碰叉燒,將肉片浸泡至湯頭之中;吃一口麵、配一點筍乾、並且喝三口湯如此循環著。

透過電影,伊丹十三詮釋了日本人對於拉麵的狂熱,同時向大眾說明這道食物在日本人心中的定位——平價、方便、開店成本超低。

近年來,日本的連鎖拉麵店積極向海外拓展,在台灣也養出為數不少的「拉麵控」。

而且台灣人不光吃拉麵,還同時「玩」拉麵,有些業者將腦筋動到配料上,推出各種不同花招的拉麵,藉此吸引大眾目光,從大王具足蟲、青蛙,甚至連皮帶骨的鱷魚腳,都成為一時話題,吸引民眾前往嘗鮮。

不過,如今作為日本飲食文化象徵之一的拉麵,其實是很「年輕」的美食。


拉麵文化史

長年研究日本文化,歷史學者胡川安,在新出版的有聲書《和食古早味》提到:

麵條的歷史往往和饑餓有關,例如蕎麥麵在江戶時代的普及原因,就是因為大量鄉村居民進入城市,需要便宜且能夠迅速餵飽肚子的食物;而拉麵之始,源於日本帝國的擴張。

走在日本街頭,紅色燈籠通常是拉麵店的一大特徵(圖片來源/pexels)

第一次世界大戰前後,由於工業化發展,大量農民前往都市,成為工廠的勞工,他們需要迅速、便宜的食物填飽肚子。拉麵本來作為通商口岸的工人吃的廉價麵食,就逐漸在勞工階級流傳開來。

之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戰後的日本饑荒比戰爭時期更嚴重,別說廚房,更多人連家都沒有了。於是,能夠快速止饑的拉麵再次登場,從屋台的販賣形式漸漸發展為店家,台灣人熟悉的一蘭拉麵也正是從九州福岡的屋台起家。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和食古早味》


湯頭御三家

拉麵發展至今,如同電影台詞「讓麵條鮮活起來的就是湯頭」,日本人在口味上已有基本答案。

關東、東北地區的人,習慣用柴魚、雞骨高湯,再搭配醬油為湯底的醬油拉麵;天氣寒冷的北海道,則喜歡點綴奶油、大蒜香氣的濃濃味噌拉麵;而台灣人愛好的重口味豚骨拉麵,其實意外地在日本有些人不敢吃,是比較屬於九州人的口味。

當然,這只是比較粗略的分法,在這些口味之外,還有著更多依地方性食材、店主喜好,精心研製的不同拉麵。不過在旅行的時候,稍微觀察一下當地拉麵店的口味偏好,也不失為一種樂趣,對吧?


從日本美食到世界美食

想要認識一個國家,從飲食切入是最親民的視角,看看當地人吃些什麼,就是探索文化的最佳捷徑。

《和食古早味》的作者胡川安,長年來不間斷地持續考察日本飲食,從多方角度,深入介紹常見的各類日式料理,探索日本飲食今昔演變的歷史。

過去,大眾對日本料理的印象,幾乎都是價位較高的精緻料理,但在拉麵推廣成功之下,如今平民美食的餃子、豬排飯等,也跟著成功打入國際市場。

而在遍地開花的拉麵店中,不同國家又會各自加入當地飲食特色,或許哪一天,台式拉麵、法式拉麵、義式拉麵、美式拉麵都有機會為拉麵世界史寫下新的一頁也說不定。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和食古早味》

一刻鯨選 胡川安 日本 飲食文化 拉麵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