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安京,到底要平安什麼?」——楊照的京都散策《行走於歷史與文學的京都》
(內容/楊照,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當你抵達京都,流連這個歷經歲月的古都,位在岡崎公園附近的巨大朱紅鳥居,也許會讓你的旅行記憶留下深刻印象。
這裡是平安神宮,一座為了紀念遷都1100年而創建的神社。步入其中,映入眼簾的是再現平安京皇宮建築的雄偉殿群。
作為京都的起始,平安京是令京都人自豪的精神象徵。
但是,研究京都的歷史與文學後,楊照提到了這麼一段塵封已久,關於平安京的駭人故事……
炎炎夏日,聽鬼故事,也許正適合消消暑氣。
「平安京為什麼要叫平安京,到底要平安什麼?一般人可能很少知道它的由來。」楊照分享,京都的身世背景,其實是一段躲避怨靈的紀錄。
寢不能寐的天皇
西元8世紀時,桓武天皇打定主意要遷都。當時還是奈良時代,即使位居天皇之位,但他卻感到很不安。
「主要是佛教勢力的關係,日本有所謂南都七寺,這是奈良的七個重要寺廟。當時佛教勢力很大,然後又跟他的潛在政敵關係很親密。」當你身處在幾乎是四面楚歌的環境,當然沒辦法安心。
偏偏當桓武天皇進行遷都計畫的時候,負責的大臣突然被人暗殺了。而這場案件,就牽扯出另一個重要人物——早良親王。
早良親王是桓武天皇的胞弟,同時他還是南都七寺當中的東大寺的主持者。既然握有東大寺,代表早良親王在奈良是有勢力的,因此他當然反對遷都。
於是,在調查過程中,早良親王被指稱是暗殺事件的唆使者。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行走於歷史與文學的京都》
儘管不安穩,但桓武天皇畢竟是萬人之上,先不論早良親王的清白問題,只要天皇這樣認為,那你肯定就是兇手,所以早良親王被捕,最終遭到流放。不過,早良親王始終堅稱自己被冤枉,為此果斷絕食,十天之後,懷著怨恨活活餓死。
逼死了弟弟,桓武天皇做得也很絕情,他下令把早良親王的屍體再丟回流放地,不准回故鄉下葬。
但接下來,離奇的事情開始陸續發生。
來自手足的怨念是所有人遭殃
起先是旱災,飢荒與疫病逐漸蔓延;接著,就像詛咒一般,桓武天皇身邊的人,病的病、死的死,一連串詭異事件,讓桓武天皇害怕了起來。他找上陰陽師占卜,發現是早良親王的怨靈作祟。
為了安撫怨靈,桓武天皇舉行了鎮魂儀式,但完全沒用。不久,天降暴雨導致河水氾濫,造成城內死傷無數,眼看狀況持續發生,桓武天皇被迫放棄本來的遷都預定地,只得另尋他處。
「京都就是在這時候,被挑選為新的首都地點。」為了對抗怨靈,桓武天皇在選擇的時候,做了非常仔細的風水考察。楊照說,「風水最好的寶地,左青龍、右白虎、南朱雀、北玄武,四種神獸當護衛,京都都具備了。」
現在夏天會看到許多納涼床的鴨川,屬於青龍端;西邊通往山陰地區的山陰道,則是橫臥的白虎;南邊的巨椋池,雖然現在被填平了,但那是朱雀;最後,北邊的玄武就是船岡山。
而且,有了四神獸的結界還不夠,被嚇得不輕的桓武天皇,甚至替弟弟早良親王追贈了「崇道天皇」的封號,並正式將他移葬回奈良。
等待一切終於妥當,這才總算開啟近四百年的平安時代,而京都的千年歲月也從此刻開始累積。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行走於歷史與文學的京都》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