驅散黑暗的「文藝復興」,米開朗基羅和他生命中的貴人們
(內容/吳宜蓉、楊馥如,編輯撰稿/一刻鯨選)
「文藝復興的英文,源自於法語單詞的『Renaissance』,也就是『重生』的意思。」
暢銷歷史作家老師吳宜蓉指出,要認識中世紀跟文藝復興時期的區別,這個「重生」的概念非常重要,因為它代表著過去長達千年的文化衰弱與停滯,終於得以再次復活;同時,也宣告以神獨尊的時代結束。
中世紀的歐洲人,生活大小事全部受信仰所影響。然而,文藝復興時期,思想家開始產生疑惑,儘管他們對上帝仍然虔誠,但更相信上帝賜予人類理性與智慧,是要我們好好發揮,能夠自主做決定、行動及創造。
於是,人文主義逐漸抬頭,也為日後「啟蒙運動」埋下伏筆。
羅馬不是一天造成,文藝復興也不是
「至於為何發生文藝復興,這當然並非憑空出現。」吳宜蓉分享,歷史學上的認定,文藝復興可以追溯回14世紀,起源於義大利半島。
其中的背景原因有幾個,由於這股潮流「重生」的是古希臘羅馬學術和藝術,因此作為古羅馬帝國的行政中心,這裡本身就遺留龐大遺產。例如,從尼祿皇帝的宮殿遺址附近出土的《勞孔群像》,透過大理石雕塑出人類肉體的力量與掙扎,就帶給米開朗基羅相當大的衝擊,令他深深著迷。
另一方面,西元1453年,號稱羅馬繼承者的東羅馬帝國,遭到鄂圖曼土耳其人入侵並滅亡,迫使當地學者帶著珍藏的古老文本,逃命到附近的義大利半島。
最後是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位於地中海的核心地帶,讓它成為歐洲跟東方貿易的門戶,商業復甦跟城市興起,蓬勃的經濟也推動了文藝復興。
畢竟,藝術是件很燒錢的事啊!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最有趣的歐美近代史》
藝術家齊聚的百花之城
在商業、城市、經濟三項因素綜合下,佛羅倫斯成為了文藝復興的搖籃。
「佛羅倫斯的美好,連凱撒也心生嚮往。」旅義作家楊馥如提到,羅馬共和時期,還是執政官的凱撒,曾在前往高盧的途中經過此地。當時,他暗想未來要在這裡退休養老。
「他甚至挑選古羅馬的花季『Ludi Florales』這天,特別在城市中心舉行拜神儀式,從此佛羅倫斯有了百花之城的美名。」
千百年過後,大名鼎鼎的「梅蒂奇家族」的到來,將佛羅倫斯進一步推往藝術之都的境界。
「當老喬萬尼從鄉下來到佛羅倫斯,他創辦了銀行事業,就此發家致富,開啟璀璨光輝的一百年。」楊馥如分享,雖然是外來者,但梅蒂奇家族對佛羅倫斯的愛和建設,絕對是不遺餘力。
後來,傳承到「偉大的羅倫佐」時期,他對於藝術抱持很大熱情,不僅贊助大量藝術家,更是米開朗基羅的伯樂,將年幼的他視為家人般照顧。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文藝復興推手的百年興衰史:梅蒂奇家族》
米開朗基羅與他的教宗好友
而米開朗基羅的貴人也不只一位,陪同他成長的兩位好友,一樣來自梅蒂奇家族,分別是喬萬尼跟朱利歐,他們在日後成為了教宗利奧十世跟克萊孟七世。
當上教宗後,對於青梅竹馬的米開朗基羅自然委託不少作品,一方面是出於對他藝術造詣的信任,或許也包含對友人的照顧。這些作品,如今都為現代研究文藝復興藝術有所貢獻。
「而且這段緣份中,最巧的是利奧十世跟米開朗基羅是同年出生,根本是包同一條尿布長大的。」楊馥如忍不住打趣地說。
●點擊前往聆聽或閱讀更多:《跟著米開朗基羅遊佛羅倫斯》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