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史博「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法國珍貴史料與攝影回顧戰事記憶
140年前,「西仔」「反」了!臺灣人該怎麼辦?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以下簡稱:臺史博)於6月25日起推出「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邀請觀眾從臺灣義勇軍、法國軍官、在臺外國人等視角,瞭解官方歷史論述之外的「小人物」故事,也探討臺灣與法國對這場戰爭不同的記憶方式。
臺史博館長張隆志表示,從17世紀臺灣與世界的接觸開始,到19世紀後期捲入國際、東亞大變局,都是臺史博從當代出發,與觀眾們一同思考臺灣的未來。從1884到1885年的清法戰爭,一方面回應了1875年牡丹社事件後,清朝對臺灣「開山撫番」領土政策的改變,另一方面也是將臺灣建省的新階段。本次展覽透過臺法雙方運用影像、文獻、攝影等各種多元資料呈現,而館方持續關心戰爭對於社會及一般民眾的集體記憶,因此,在展覽中可以看到的是法軍的軍醫、士兵與軍官在澎湖與基隆這段海洋旅程中的日記與攝影,也能看到戰爭對於臺灣宗教與地方民俗的影響,這是「西仔反」作為展覽名稱所欲傳達的意象。張隆志表示,展覽不僅只是面對過去,當戰爭不再是一個遙遠的名詞,而是大家日常必須面對的情境,臺史博期待與臺灣人民透過展覽,借鏡100多年前前輩臺灣人的處境,共同思索面對時代與社會的挑戰。
法國在台協會學術合作與文化處專員莫耿(Morgan FRAISSE-LÁSZLÓ)致詞時談到,在法國知道這場戰爭的人不是那麼多,大家更知道的是北圻事件。清法戰爭和北圻事件對法國來說是重要的轉捩點,它造成法國有兩個觀點相互對峙。一方面有人認為法國應該帶著文明繼續征服與教化全世界,另一方面則有人認為為什麼有法國人千里迢迢的死在世界的彼端。這段讓臺法雙方的土地上都有相當嚴重傷亡的歷史經過,特別感謝臺史博策劃呈現了客觀且具有學術研究性質的展覽,期待這一代的年輕人能更加認識這段歷史,法國總統曾多次強調,我們必須正面面對歷史,正視事實,才能對抗蒙昧主義與愚民政策,也期待透過這個牽動臺法的歷史記憶,能夠加強雙方的連結。
台法文化協會榮譽理事長,也是前文建會主委陳郁秀則表示,他在2004年擔任文建會主委期間也曾於國立臺灣博物館辦理清法戰爭的展覽,瞭解戰爭、尋找真相必須從多方面而來,這段大家相對陌生的歷史,現在透過持續的研究以及數位影像公開,臺灣人民可以經由更多的活動瞭解真相,唯有更瞭解自己才能夠走向未來。
1884年,受到清、法之間對越南主權爭奪的波及,基隆、淡水、澎湖相繼陷入戰火。面對這場從天而降的兵禍,臺灣人稱之為「西仔反」(Se'á'huan),意即「西仔(法蘭西)」來作亂。面臨外國的侵略,在地人凝聚了共同體的意識,武裝動員到戰場支援,關鍵領袖如林朝棟、張李成、姜紹基等;而至今基隆、淡水等地的廟宇中仍可見到交趾陶、壁畫、匾額訴說著神明助戰傳說,呈現信仰、人群網絡與戰爭記憶的交織。
除了在地歷史的追索,臺史博也將多年來累積的「海外臺灣史料」研究典藏成果傾囊而出,包括具有「重要古物」文資身分的法國軍官嘉諾(Eugène Germain Garnot)《1884~1885年法國人遠征福爾摩沙》全書及地圖手稿,是目前已知最為詳盡的清法戰爭紀錄;而館藏軍醫助理科邦(Rene Coppin)的書信、日記,記錄了瘧疾等風土病對法軍的嚴重打擊。特展也精選24幅由法國前歐洲經貿辦事處處長龐維德(Frédéric Laplanche)所引介的典藏於法國國家圖書館的清法戰爭相關影像,這批由法國軍官薩勒(Firmin André Salles)拍攝的照片,是目前所知臺灣史上首次留下的戰爭過程攝影紀錄。以上的珍貴史料,除了記錄戰場日常外,也都大量側記了19世紀末臺灣的自然人文風光。
臺史博與國立臺灣師範大學臺灣史研究所陳志豪副教授研究團隊合作,將戰役史料轉譯為清晰易懂的動態地圖,讓觀眾體驗時間變化下,法軍的攻勢與在地軍民的抵抗。展場亦設有7處觸覺及聽音體驗,協助視覺不便者與陪同參觀者瞭解展覽內容,包括法軍書信朗讀、軍樂聆聽、戰場防線觸摸體驗等。
展覽即日起於臺史博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展出,也將於7月起陸續舉辦系列活動。更多展覽、活動資訊,請關注臺史博官網(www.nmth.gov.tw)及臉書(https://www.facebook.com/NMTH100)。
展覽資訊:
「清法戰爭:西仔反印象記特展」
時間:2024/6/25-2025/5/4
地點: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展示教育大樓4樓第3特展室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