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師美術館《酷共生》免費特展 探討與跨物種間的共生練習
「人類」為何物?人與其他生命的關係又是什麼?人在地質與生態中的真正位置究竟在何處?北師美術館與國家藝術文化基金會合作之「策展人培力@美術館」專案,由科學與當代藝術領域的新銳策展人林承緯(大緯)策劃,透過策展找尋差異共性推出「酷共生」展覽,即日起至9月17日北師美術館免費參觀,此外9月推出最後一場藝術家座談和閉幕活動,等待對藝術、對異己共存有興趣的人,一起探問更多的共生可能性。
本次展覽《酷共生》援引隸屬於演化生物學的與性別的理論「內共生」與「酷兒理論」的概念,邀請劉玗、李紫彤、莊志維、吳思嶔、顧廣毅、張辰申、狸貓換、蘇琬婷、葉采薇、徐顥芸及張立曄共 11 組背景各異的藝術家,包括建築、生物工程、醫學等不同領域,彼此合作,在展覽中交織出數個充滿差異與活力的共生提案。
展覽空間包含北師美術館的2樓和3樓兩層空間,第一個展區是從劉玗的〈奇珍櫃〉開始,探討生次學家如何透過感性敘事與個人比喻思考他者,自《安汶植物標本誌》一書中的物種的抽象文字描述進行繪製練習,第一個展區李紫彤〈迎靈者〉是以亡者書寫的參與式計畫為核心的作品,談論政治暴力與網路跨身份展演的並與3樓空間展區巧妙連結。
第三以及第四展區,則是莊志維以烏心石樹苗探詢植物的「筆直」與優秀之間關係的現地製作新作〈直立優勢性〉,以及吳思嶔從自身視角記錄臺灣原住民與山羌關係的〈山羌模仿術〉作品,木編椅和土壤布景空間,播放影像,讓觀者更沉浸於林野間,透過土壤彼此串聯生長。
第五展區由顧廣毅與白蟻科學家共同發展而來〈酷兒白蟻計畫〉,奠基在白蟻生物學的知識基礎上,藝術家與科學家合作,以演化推測的手法進行性與勞動階級的想像,參觀者還能站立於裝置之中,從不同的視野共感微小生物的視角。
第六以展區張辰申作品〈肉身計畫:偏差愛好者〉透過器官標本製作與幫豬植牙的錄像作品討論人豬之間的混種關係,與第七展區的狸貓換以中國南方有位新生兒釀酒的傳統習俗,名為「狀元酒」和「女兒紅」發想3組新作〈紫待〉、〈巢間〉與〈房波〉中使用螢光酵母菌釀製酷兒酒,以此談論酷兒與原生異性戀家庭之間的衝突與離散。
另外,美術館3樓展出蘇琬婷、葉采薇、徐顥芸、張立曄的繪畫作品,這些作品在線條、色彩與敘事上衍生許多酷兒及異己共存的想像。展覽最後,依循「酷共生」次展命題,類紀錄片〈日常關係〉之中,訪問5組專業工作與其他物種緊密關聯的實踐者,試圖捕捉跨物種關係實踐的多元樣態,觀影座位區還有擺放相關選書,等待讀者透過閱讀體察更多共存關係!
展覽資訊:
《酷共生 𝐂𝐨-𝐛𝐞𝐜𝐨𝐦𝐢𝐧𝐠(𝐬)》
展期|𝟮𝟬𝟮𝟯.𝟬𝟳.𝟮𝟮-𝟮𝟬𝟮𝟯.𝟬𝟵.𝟭𝟳
週二到週日10:00-18:00,週一休館
地點|𝗠𝗼𝗡𝗧𝗨𝗘 北師美術館(臺北市大安區和平東路二段134號)
相關展覽活動
♦ 藝術家座談|醫療、禁忌與藝術表達
09.03 Sun. 14:00-16:00
講者:沈伯丞(國立臺灣藝術大學雕塑系客座助理教授)、徐瑋婕(牙科醫)、張辰申(本展藝術家)
主持人:林承緯(本展策展人 )
♦ 閉幕活動|「#迎靈者」送靈儀式
09.17 Sun. 14:00-16:00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