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G IN 台南/人間國寶:重要傳統木雕藝術保存者陳啟村
2024年迎來台南400年!這座古城乘載著悠久的歷史脈絡與豐富的文化傳承,很多人都深深地被四百年累積堆疊而成的古蹟建築、飲食風味、民俗文化給吸引,也許我們沒辦法像穿越小說一樣回到過去的某個時間點,仍能透過不同方式走在這條歷史延續的道路上。
琅琅悅讀「LOG IN 台南——0到400之間」專題,在各頻道陸續推出與台南相關的精彩內容及系列活動,除了介紹眾多作家書寫的文章書籍、名人聲音朗誦故事的溫度傳遞,也邀請你分享自身與台南的珍貴刻印與連結。(編按)
文/謝奇峰
人間國寶:重要傳統木雕藝術保存者陳啟村
陳啓村老師,1963年生於臺南市安南區鹽田里南寮,父母親從事曬鹽工作。小學時便對美術領域特別感興趣,某次父母誇讚陳啓村繪圖寫實能力特別出眾,給了他很大的鼓勵。喜歡畫圖,在美術方面展露天分的他,選擇雕刻為學習之技藝。
國小畢業後,經由大伯父介紹至臺南市社教館(現為公會堂)對面的福州派光華佛像雕刻店當學徒,師承林依水師傅,學習傳統雕刻技法,經歷四年學徒生涯後出師。出師後進入當時臺灣頗具盛名的福州派佛像雕刻店人樂軒當粗胚師傅(頭手),在人樂軒時受林利銘師傅的教導,並利用休假日展開全臺寺廟佛像及神像之資料蒐集,以作為日後研究素材。
退伍後,積極進修西方美學及現代藝術課程以強化自我藝術表現,先後向畫家曾培堯老師學習素描與油畫、雕塑家陳英傑老師學習雕塑,清晰掌握人體比例;也因此,他所雕刻的雕像創作,兼具中西融合之美,極具個人獨創風格。
陳啓村老師於1986年正式創立啓村雕塑工作室,當時他年僅24歲,便已是臺南小有名氣的雕刻師,啓村師在26歲時便獲得第一屆奇美藝術獎的殊榮,讓他更堅定走創作之路,也受到奇美許文龍創辦人的影響,期望自我能為臺灣藝術人才培育與傳承盡一份心力。
在1998年創作左鎮噶瑪噶居寺的「十八羅漢」系列作品時,陳啓村已有獨創的雕塑設計流程,採用先繪製設計圖再進行雕刻的工序,並融合傳統與現代雕刻手法,呈現其法相莊嚴沉靜之美;作品栩栩如生,禪意十足。
啓村師獨特的創作風格,屢屢獲得國內外大獎,包括國家傳統工藝獎、大墩工藝師獎、全球中華文化藝術薪傳獎、海峽工藝精品獎奉獻精神獎、義大利時尚媒體藝術獎、臺灣木雕薪傳成就獎、臺南市無形文化資產傳統藝術保存者,並獲選為臺灣工藝之家等獎項肯定。
陳啓村老師對臺灣藝術界的文化推廣與熱忱更是令人感佩,不僅前後擔任臺灣工藝之家協會理事長、南美會兩屆理事長、府城傳統藝術協會理事長等職務,目前擔任中華文化總會諮議委員、臺南美術館監事等職。
啓村師於2019年榮獲木雕領域重大獎項--臺灣木雕薪傳成就獎,並獲得獎金50萬元,啓村師秉持著藝術人才傳承及扶持弱勢族群的心,將獎金全數捐出至苗栗家扶中心、臺南美術館義工團隊、臺南弱勢家庭及三義雕刻夏令營等單位。
陳啓村說,目前臺灣寺廟傳統雕刻及鑿花裝飾類受中國市場影響甚鉅,而人物雕刻前景可期,然臺灣並無木雕專門學校,盼能略盡心力扶植更多木雕新銳人才。
啓村師於2020年1月獲文化部公告登錄為中央重要傳統工藝「傳統木雕」保存者,成為目前臺灣最年輕的「人間國寶」。2020年11月更榮獲國家工藝成就獎之殊榮,啓村師也持續將技藝與藝術知識傳承給後輩,提攜更多藝術人才,實乃府城藝術界之典範。
啟村師也分享他能有今日成就的四個階段:
一、個人的努力。
二、高人的指點:啟蒙老師林依水師傅,人樂軒受林利銘師傅的教導。
三、貴人的相助:陳正雄、潘元石、曾培堯、陳英傑等老師。
四、小人的監督:人沒有十全十美,當有一天你的成就愈大,一定會有小人嫉妒你。
左宗棠名言:「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也代表你已有了一些成就,批評你雖是阻力,卻也是隨時提醒你要「謙受益、滿招損」,監督你與提醒你的錯誤,叫你不要驕傲自滿,感謝他的督促,自己要更虛懷若谷與努力,自然能化阻力為助力。
大師的座右銘:「我們做事要專心、耐心、平常心,多聽、多看、多學習。」
●本文摘自晨星出版之《圖解台灣行業神明圖鑑:台南體傳統工藝》。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