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終回顧與展望,攸關生存的五大「軟能力」,你具備了嗎?
大家好,我是詹慶齡,在故事借閱所,讓我們借一本好書,探索自己,閱讀世界。
在競爭激烈的當代社會,你認為學識和能力哪樣比較重要?進一步追問,選才時,能力和品格又是哪項應該優先考量?每個人心中可能都會因應情境而有不同答案,而這本《軟能力》的作者吳軍以他的豐富閱歷和多重身分提出他的人生答案,如果以能做成事情的角度來講,能力大於學識,而綜觀人生,品格又大於能力。
這本書可以說就是作者對剛剛那兩個問題的思辨內涵,他開宗明義地說,有學識很重要,但是不足以讓人成事,在學識和成功之間需要一座橋梁,那座橋梁就是能力。雖然作者本身是電腦科學家、矽谷投資人,不過貫穿這本書所談的卻不是資訊科學領域的專業能力,而是絕大多數人都需要的非專業能力,至於他分享人生經驗和處事心得的源起,其實是寫給女兒的家書,對於剛剛起步的年輕人來說,必然能有所啟發,不過我覺得任何年齡階段的人都適合閱讀,未必要照單全收作者的見解,但它確實能有效提供我們深度思考與觀察生命的機會。
作者歸納的五大生存必需的非專業能力,包括交往力、洞察力、分辨力、職場力和行動力,簡單地說,這五力就是書名所謂的《軟能力》,培養這些能力有什麼好處呢?實際一點地說,就是提升自我,終身受益。然而具備這五大基礎能力還不夠,作者一再強調,在能力之上的是品格,人沒有品格就是無本之木,無源之水,再強也無濟於事,換成更直觀的白話來說,當人們具備善良與公正,世間才會清明溫暖,為所有人共享。
聽起來好像有點烏托邦,為了不說教,空泛談大道理,作者非常技巧地陳述他本身的親身見聞闡述理念,其中有工作職場也有生活經歷,同時他對於整合知識、引經據典相當有一套,讀過的書、檢驗過的內容,經由他的筆都有折服人的再詮釋,例如探討能力和人品哪個更重要,他引用的是古籍《淮南子》當中記載的一段姜太公和周公之間的對話,兩位歷史上的賢者能人暢談各自對治理封地的想法,結果證明,這兩位古代政治家的預言都沒有錯,任何治理方法都不可能盡善盡美,而作者從歷史明證領略到現代管理哲學,推導出把人品放在能力之前的好處,首先,人品好的未必能力差,只不過他們往往更加謙遜,不喜歡張揚;其次,如果一個人的人品好,即使一時之間能力稍有欠缺,也有機會成長和改變。身為一個投資者,他認為在風險控管上,最擔心的不是所託之人把事情搞砸了,而是所託非人,事情第一次沒做好,還有第二、第三次機會,算是可承擔的風險,但如果是所託非人,即使事情辦成功了,成果和利益也可能被人整盤搬走,損失重大。
以古喻今,類似的道理在作者的生花妙筆下,易讀又具有說服力,作者吳軍的專欄和著作有眾多追隨者,自有其道理,字裡行間不強加自己的價值觀,而是引用古今中外典籍證諸人生閱歷來予以佐證,加上他用字簡潔精準,讀來毫不費力,我個人尤其喜歡他一針見血地戳破某些時髦的現代迷思,例如這些年很流行的斜槓,作者直接了當挑明,多重身份通常是一個結果,而不是一開始就追求的目標,多數擁有多重身分的人,一開始都是在某個領域做得非常成功,然後因緣巧合地在其他地方也做得成功,而我們談論著成功的斜槓人士,往往也是因為沒看到那些失敗的人。簡單的道理,看似底層的能力,其實蘊含著豐厚的人生經驗和智慧,借閱這本《軟能力》讓我們一起練練硬底子。
●本文推薦閱讀書由讀書共和國出版品牌:幸福文化《軟能力:那些學校裡學不到卻讓你終身受益的底層能力》,授權於琅琅悅讀刊登,未經同意,請勿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