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高山上的孩子》系列繪本 讓「失去山林的孩子」找回與大自然的連結

聯合新聞網 麥田出版社
書名:「高山上的孩子」系列套書(「《登上聖母峰》+《喜馬拉雅山的禮物》 作者...

文/洪毓謙(《山育兒:山林中我與孩子最親密的時刻》作者)

我常在與孩子爬完山下山後,想像著如果我們一直生活在山上,會是什麼樣子,是否能不再讚嘆眼前的山稜,不必貪婪地搶拍照片,而是安心地知道山就在那裡。可以在想心事的時候,望著她就好,感覺她的呼吸,聆聽她的脈搏,讓她安撫我,讓她知道她在我心中的位置。對於高山的依戀和嚮往,始終留於心底。

有一天,孩子們在餐桌上爭論起關於爬上聖母峰的事情,禾妹馬上強調一定需要過人的體力和意志,而樂哥則淡定地表示,如果沒有很多錢,根本沒有辦法完成。我思索一下,事實上的確如此,卻感到有些遺憾。在商業化和資本主義的壟罩下,資金關係著登頂的方式與困難度,但其中更重要的關鍵,是登山隊的高山嚮導─—雪巴人。

「高山上的孩子」系列繪本內頁圖

我開始與孩子介紹「雪巴人」,他們是高山上的無名英雄,光從他們的名字就能知悉。他們使用共同的姓氏「雪巴」(Sherpa),代表「東方的人」,並依照在星期幾出生來取名,所以雪巴人常常有一樣的名字。這對於登山家在高山界希望被記錄、留名的想法,迥然不同。

當我與孩子一起閱讀《高山上的孩子》系列繪本時,透過畫面色調,或是令人安心的閱讀節奏,很快就沉浸在高海拔的環境氛圍中,平實地傳達雪巴人的生活文化。在許多社會學研究中,都顯示在越刻苦的環境中,越能培養出堅忍不拔民族性,如同從西藏翻越山嶺移居的雪巴人,單純像雪,堅毅如風。《高山上的孩子》系列繪本裡,男孩普巴,為了登上眼前的大山,開始學習登山技能,步步踏實學習與生活,靠自己的力量去拓展視野,甚至完成夢想。走在巍峨堅硬的山脊上,生活在冷冽刺骨的環境中,珍惜僅有的資源,展現生命的韌性,塑造出普巴堅毅的個性。

《高山上的孩子:登上聖母峰》內頁圖

我看著身邊的孩子,他們像是聽童話故事般癡迷,但這些遙不可及的故事,卻是真實發生在世界的角落。我帶孩子們爬山時,常能真真實實地看到孩子在山上的轉變,在受限的環境中,手邊沒有沙發、平板,只有眼前的山徑。碰到越是艱難的路段,孩子們越謹慎,更沒有討抱和胡鬧的餘地,只有一條安全通過的路。在山上用餐時,攜帶的食材有限,只有吃與不吃的選擇。在身心疲勞的狀態下,孩子平時諸多挑剔的要求,也自動消失了。

《高山上的孩子:喜馬拉雅山的禮物》內頁圖

在這群被稱為「失去山林的孩子」的世代裡,更應該多去接近與體驗山林帶來的身心轉變與感受。例如普巴在山峰上看到順風飛行的簑羽鶴,或是在大犛牛的幫助下找到珍貴的藥草,都能領略大自然蘊藏的道理。大自然能欣賞和示範,也能提供考驗和反思,潛移默化中洗滌了我們的身心靈。如同美國國家公園之父,約翰‧謬爾說的:「陽光不是照在我們身上,而是照在心裡。河流不是流過我們的身邊,而是穿越我們的內在。」於是,我們的心靈變得開闊,意志轉為堅定,開始懂得珍惜,並與自然平衡地生活。

然而,現實生活中,我們並非真的要讓孩子挨餓受凍,來了解這一切。但透過學習,閱讀《高山上的孩子》系列繪本,就能體會人與自然如何共處,如何掌握資源,如何珍惜身邊一切的看似平凡簡單的美好事物。

●本文推薦書為小麥田出版之《「高山上的孩子」系列(「講談社出版文化獎」、「日本攝影協會作家獎」得主石川直樹。《登上聖母峰》+《喜馬拉雅山的禮物》)》

麥田出版 親子教養 書摘 閱讀風向球 出版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