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自然史研究先驅斯文豪發現特有種藍腹鷴!
發現藍腹鷴—斯文豪在臺灣
文/林紋沛(國立臺灣大學外國語文學系學士、歷史學系碩士)
一八六一年起臺灣正式開港,英國在臺設立領事機關。或許是因為斯文豪在這兩趟旅行當中累積了對臺灣的認識,他在一八六一年獲派駐臺副領事一職,一八六五年升為領事,駐臺至一八六六年,中間曾返英休假約一年半時間。身為領事,維護外僑的商業利益及傳教權利是斯文豪職責所在,除此之外,他更趁著工作之餘四處探險,向當地人購買或自己打獵蒐集標本。
斯文豪將骨骼、毛皮等標本送回英國,除了藍腹鷴,還曾寄回臺灣長鬃山羊(Capricornis swinhoei)、斯文豪氏攀蜥(Diploderma swinhonis)等等。鑑定者以「斯文豪氏」為這些新物種命名,紀念斯文豪的貢獻。除標本外,斯文豪還將臺灣水鹿(Rusa unicolor swinhoii)和臺灣獼猴(Macaca cyclopis)的活體送回英國,後者的學名更由斯文豪本人命名,一八六二年發表的學名是Macacus cyclopis,直譯為「圓臉的獼猴」。斯文豪和臺灣動物學的淵源,由此可見一斑。
來到臺灣之後,斯文豪不再只是蜻蜓點水地簡單描述物種外觀,還更生動地記錄棲地、習性等,甚至提到不少趣聞。
斯文豪一八五八年搭乘「不屈號」繞臺時,第一次看到臺灣特有種小彎嘴(Pomatorhinus musicus),後來在一八六三年的〈臺灣鳥類學〉中,便有兩頁多小彎嘴的詳細描述:小彎嘴分布廣泛,平地和淺山地帶都看得到,成小群或成對出現,常常聚在樹叢聊天。小彎嘴常與臺灣畫眉結伴,習性相似,一樣在夏季育雛二至三次,每次通常孵三顆蛋,築巢的地點、材料也類似臺灣畫眉。斯文豪從臺灣府、柴山、淡水、雞籠、蘇澳等地蒐集到許多標本,小彎嘴雌鳥和雄鳥外觀相近,顏色、體型均無落差。主要以昆蟲為食,未在胃裡看過其他鳥類。叫聲雖然比不上畫眉悅耳,但兩三隻聚在一起較勁時也相當動聽。
斯文豪不僅蒐集標本加以解剖,對於習性、食性、繁殖方式等也觀察入微。斯文豪偶爾在正經的博物學報告裡點綴幾則軼事,為報告增添不少趣味。
一次到淡水附近的內陸踏查時,斯文豪在黃昏時分看見領角鴞(Otus lettia)。領角鴞從松樹飛到低矮房舍上,啼叫不停,在一片死寂的夜裡聽來格外嚇人。
斯文豪提到:這種叫聲可能會被愚夫愚婦當成不祥之兆,漢人就跟大部分未完全開化者一樣,把貓頭鷹視為不祥之鳥,同時也認為這種不潔的生物,與巫術、治病有關──因此據說貓頭鷹肉能治療肺病,貓頭鷹屍體非常值錢,患者常被建議多喝貓頭鷹湯。斯文豪最後還補充,比起領角鴞,這類偏方一般更推薦的是中國某些地方常見的雕鴞(Bubo bubo)。
對今天的我們來說,食用貓頭鷹似乎匪夷所思。斯文豪在領角鴞的踏查紀錄中加進這麼一則軼事,大概也能滿足英國讀者的異國想像吧。
從這些報告,我們可以看到斯文豪仰賴當地獵人採集標本、向當地人打聽情報,同時也把握機會四處探勘,細心觀察周遭萬物。這條探勘之路不只帶著斯文豪發現藍腹鷴,也發現了許多臺灣特有種。
斯文豪在一八六六年離開臺灣,他惋惜自己沒有機會更深入內陸,相信內陸必然還有更多新物種等待發現。離臺之後,斯文豪歷任廈門、寧波、煙臺領事,一八七三年因病返國休養,可惜健康狀況並未改善,一八七五年退休。
不只斯文豪,開港之後還有更多博物學家來到臺灣。許多來經商、傳教或工作的西方人同時也是業餘博物學家,例如來自英國的茶商陶德(John Dodd)、來自加拿大的長老教會傳教士馬偕(George Leslie Mackay)、英籍海關職員拉圖雪(J. D. D. La Touche)等。此外,也有專業博物學家來臺旅行,像是英國的柯靈烏(Cuthbert Collingwood)和美國的史蒂瑞(J. B. Steere)。
史蒂瑞教授在美國密西根大學博物館委託下,前往美洲、東亞各地蒐集博物學標本,一八七三年來到臺灣。除西部平原地區外,史蒂瑞和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甘為霖(William Campbell)、英國領事布洛克(Thomas Lowden Bullock)結伴前往日月潭一帶,也到北部拜訪馬偕,踏查範圍廣闊。
史蒂瑞來臺時,斯文豪已經返英養病,但他的臺灣鳥類學知識依然備受推崇。史蒂瑞將蒐集到的鳥類標本寄給斯文豪鑑定,斯文豪在其中發現一種未曾見過的美麗鳥類,一八七七年以史蒂瑞之名命名發表了黃胸藪眉(Liocichla steerii)(圖4)。這一年也是斯文豪在世的最後一年,斯文豪直到生命最後都全心投入科學研究。
●本文摘自貓頭鷹出版社出版之《跨越世紀的信號3:圖像裡的臺灣史》。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