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長揚/你的學習方法有成效嗎?──《過目不忘的文轉圖深化記憶法》推薦序
文/林長揚
你的學習方法有成效嗎?
你都怎麼記下學到的新知識呢?
這幾年我發現許多朋友罹患了「知識焦慮症候群」,就是看到別人的貼文就會焦慮。
因為總覺得大家都在努力學習,自己好像很懶惰,如果不趕緊學習就會輸別人。
導致書很常一本一本的買,堆在家裡跟山一樣;課一門一門的上,頻繁到像是要集點換禮物似的。
但聊天時問他們學了什麼,卻很回答得很破碎,有些人甚至會跟我說:「其實都忘得差不多了!」
我認為這除了是來不及消化之外,另一個很重要的因素就是「輸入」有問題。
無論是閱讀或是上課,對大腦來說都是一種輸入,許多人是強迫自己把書中的文字,或是老師說的話一字不漏地記下來,但這種方法真的會有用嗎?
答案是否定的。
因為大腦要非常費力才能記住一大篇文字,而且通常沒多久就會忘記。
而這時就是《過目不忘的文轉圖深化記憶法》派上用場的時候啦!
我們只要藉由「象徵化、影像化、圖表化」三大秘訣,就可以把知識在腦海裡化成對應的圖像,就能幫助自己記得更深、用得更順。
簡單來說,就是在腦中建立有圖有文的懶人包,需要用到時只要翻找腦中的懶人包,就能把學到的內容順利輸出!
我整理了《過目不忘的文轉圖深化記憶法》的轉換方法與應用,一起來看看:
1. 圖像化
當你看到文字或聽到內容時,請記住腦中自然浮現出來的圖。
這通常是肉眼可見的實體物品,例如看到「熊貓」兩個字,腦海中會想到熊貓的樣子。
2. 象徵化
這是將抽象的詞轉換成圖像。
例如「可愛」不是具體的東西,但我們可以想像什麼東西很可愛,例如我就會把可愛轉換成「卡納赫拉的P助」
3. 圖表化
把個別圖像想出關係、建立連結,就可以加深記憶,並提升學習效果。
有了文轉圖記憶法的基礎,我們可以做到以下應用:
應用一:希臘哲學家記憶法
傳說中希臘哲學家會把演講內容切成數個小主題,再把每個小主題轉換成圖像,接著在神殿的每根柱子依序畫上小主題的圖。
如此一來演講時只要看到圖,大腦就會自動輸出相關內容,再也不怕忘詞。
我們也可以把簡報的章節標題圖像化,除了加強記憶之外,也能變成喚醒記憶的外部裝置。
這樣實際上台的時候,只要看到對應的圖像,你就會想起這邊該講什麼,再也不怕卡住囉!
應用二:短期濃縮閱讀法
在學習新領域的知識時,我們可以先挑選三本具代表性的書,接著只看重點與圖表,看的同時請利用文轉圖記憶法記下這些內容。
這方法可以幫助你快速建立該領域的知識骨架,當你在第二本、第三本書看到類似的重點時,大腦會自動強化記憶,學習就會更有效果。
應用三:放置學習法
這是我以前分享過的「醞釀效應」,當你用文轉圖記憶法學習知識後,可以不用急著輸出,先放置個幾天。
大腦會自動把知識統整、消化,並且跟既有的記憶連結,把新知識轉化成可輕易應用的資訊,讓你冒出更多好點子。
-
以上就是文轉圖記憶法的基本方法與應用,歡迎你試試看。
如果你想要更完整的練習,誠心推薦你可以閱讀這本《過目不忘的文轉圖深化記憶法》
裡面有更詳細的解說與練習方法,可以幫助你更有效地獲得這項技能哦!
讓我們一起善用圖像記憶,幫助大腦更有效率的學習吧!
●本文摘選自天下雜誌出版之《過目不忘的文轉圖深化記憶法》推薦序。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