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客》從詩人眼裡看見大唐的時代與命運
文/北溟魚
前言:當意志與命運逆行,你一生的故事
大雁塔始終是長安城最討人喜歡的名勝,特別是春天。春風漸暖,行道兩旁的槐樹返青,在蓬蓬綠色裡,桃花、辛夷,次第開放,連風也被染上花香。進士科考試湊在初春二月放榜,在躍躍欲試的春華中,功成名就的得意也翻倍。
白居易二十八歲那年,終於迎來這樣一個春天。他滿心想著從此在長安城裡做個受人尊敬的大官,為朝廷出力,並買一套屬於自己的房子。武則天神龍年間開始,新進士在杏園宴會之後,都要去慈恩寺中大雁塔下題名。白居易也不例外。他的好友元稹也許曾提示他,四十八年前,他們共同喜歡的那個窮困潦倒、不甚出名的詩人杜甫也曾經登塔作詩。
也許並沒有。這座城市裡迎送過太多才華橫溢的年輕人,數不勝數。他們都曾經滿懷希望,來到這個國家最繁華的都市,相信會在這非富即貴的城市裡一覽眾山小。那時候他們都年輕,都擁有卓絕的詩才,光明的未來彷彿觸手可及。
年輕的杜甫跳著腳在小酒館賭博,他對自己的才華太有信心,從沒想過往後歲月的大雨裡他會病在啟夏門邊的破屋中,積水成塘。天寶十五載(七五六年) 的夏天,王維依然像往常一樣進宮早朝,並不知道自己很快將會成為安史之亂裡的一名俘虜。李白得意地寫詩描述他在玄宗的宮殿裡坐有象牙席,宴有黃金盤的恩寵,錯愕萬分地,他很快被皇帝放棄。
命運最叛逆,從不輕易滿足人的心意。這幾乎是這本書裡所有故事的核心。
得意的李隆基自以為心想事成,江山與愛情盡在掌握。太子被自己的鐵腕手段嚇得甚至不敢大聲說話。他不知道的是,當他沉浸在華清池水霧迷濛的霓裳羽衣曲中時,漁陽戰鼓正動地而來。這是西元七五六年夏天,城市在細雨中傾倒。在這場始料未及的安史之亂中,他的兒子抓住機會,謀畫著對老父親二十年壓迫的報復。
漁陽戰鼓傳至華清宮的那幾天,一個在長安蹉跎十年的倒楣詩人正越過驪山,他新得了八品官位,要把寄居異地的妻子兒女接到長安來住。黑夜裡,當他把凍僵的手指揣進懷裡,在山頂的北風中分辨出華清宮的樂曲聲時,他不知道, 他的小兒子沒有等到他回家已經餓死了。他也不知道,這一次離開長安,就是他與這座記憶裡繁華富足的城市的永別。當他再次回來,它已經同這個國家的尊嚴一道被摧毀。但是,在這之後無盡的漂泊裡,他總費盡心力想要回到這座對他並不友好的城市,這是他的責任。這是杜甫的「長安奧德賽」。
杜甫在安史之亂中被安祿山的軍隊抓回長安。他實在太不重要了,甚至可以在城裡四處走動。不同的是,他敬仰的詩人王維已經被反綁雙手,刀鞘搗嘴,從長安押解到洛陽。戰爭剛開始時,王維像許多老實的朝官一樣信賴他們的皇帝, 在長安城裡大家族紛紛舉家南遷時選擇留在城裡。天寶十五載(七五六年)六月十三日,他像往常一樣進宮早朝,當宮門打開只有一地狼藉。這已經不是他第一次被拋棄了。這是王維「天之驕子的隕落」。
與此同時被押進牢房關著的,還有李白。他被遠遠地關在潯陽,罪名是「從賊」。他知道自己在別人眼裡是個瘋子,但他不在乎。他想做官,想飛黃騰達, 想要黃金盤子、碧玉酒杯。但是與身世清白、家族顯赫的小朋友杜甫不同,他甚至沒有參加考試的資格。所以,只有「佯狂」,只有鋌而走險。這是李白「賭徒」 的故事。
後來人總愛叫李白「李翰林」。翰林學士象徵著文采、皇帝的信任、與政治中心的親近。李白曾經做過翰林待詔。貞元年間,監修國史的宰相韋執誼在翰林院的材料裡發現,「翰林學士」與「翰林待詔」有天壤之別。不過,此時他還沒心情理會這細微的差別,他年輕的同事柳宗元和劉禹錫,背靠著皇帝的支持,擁有風光無限的權力。貞元二十一年(八○五年),他們將發動一場變革。他們想除去安史之亂後國家的弊病,成為這個時代的英雄。在他們看不見的暗處,已經聚集起不滿、嫉妒和報復。這是柳宗元與劉禹錫「詩人的旅途」。
柳宗元、劉禹錫及積極支持永貞革新的朝官被流放,偌大的朝堂一下子空了出來,機會落在了白居易與元稹的頭上。風水輪流轉,現在,由他們來承受嫉妒與報復,但白居易想不到的是,報復的方向,是家庭裡一樁誰也不願意提起的隱私。這是「去他的〈長恨歌〉」的故事。
白居易晚年住在洛陽,拿工資,不幹活,他對國家的責任感消磨成對大宅子、漂亮姑娘和替自己編文集的強烈興趣。當然,他還熱情地吹捧後輩詩人。老朋友令狐楚第一次把自己的幕僚李商隱介紹給白居易,一把年紀的白居易對面前十七歲的天才驚為天人,連連說「我來生給你做兒子」。李商隱後來生了一個兒子, 小名取作「白老」。那時候,李商隱有文壇領袖的提攜,還有一個無話不談的好朋友⸺令狐綯。他滿以為他們的友誼可以延續前世今生,超越時間。沒想到,一生太長,已夠變卦許多次。這是李商隱與令狐綯「最後時過境遷,再回想誰的臉」。
李商隱一次次徒勞無功地去長安參加進士科考試的同時,沒有獲得通行許可的日本請益僧圓仁偷偷留在了中國。一次又一次被拒絕不能動搖他在大唐求法巡禮的決心。當他終於進入長安城時,交了好運:左街功德使仇士良是虔誠的佛教徒,他管理長安縣一切寺院,也擁有控制皇帝與朝廷的權力。在他的庇佑下,圓仁萬事順意。但他不知道,新近登基的武宗皇帝與他的宰相李德裕正在醞釀一件大事,不僅要殺了仇士良,還要把佛教徒與寺院毀滅。這是「圓仁的最後旅行」。
唐代是後世最願意提起的時代:最繁華,最驕傲,最有包容與進取心。但這本書裡的故事,大多發生在繁華之後:安史之亂帶給這個國家毀滅性的打擊,但在這場戰亂之後,這個朝代依然延續了一百四十多年。與我們的常識相反,最偉大的唐代詩人們,我們最熟悉的那些名字,其實大多出現在這個並不常常被提起的、日漸熄滅的「唐朝」。在這裡,盛唐飽滿多汁的自信漸漸乾癟下去,釀出一點兒苦澀。
國家不幸詩家幸,賦到滄桑句便工。
●本文摘自 麥田出版之《長安客》。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