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少玲/以創造式對話的提問,開展思考的新視野──《提問的設計》推薦序
文/王少玲(Leslie Wang)
在學習的領域,我們經常彼此提醒:「當答案出現,學習就停止。」這句話意味著,當我們持續透過提問探索,新的可能與新的視野有機會不停綻放,孕育創新可行的點子。
每個階段的答案是鋪陳下一個階段提問的踏腳石,太早停下提問腳步,轉身採取行動,將容易導致受限與陳舊的做法。如何開啟乒乓球模式,互有往來的對話式提問?這是一項有趣且值得一再嘗試的方法。
我從事組織發展工作多年,經常以引導者(facilitator)的身分,在企業或組織內部帶領工作坊(workshop)。在這個俗稱「團隊共識營」的場域,成員多半是企業主管或組織領導者,他們都是績效常勝軍或表現優秀而受到重用的人才。
所謂「要贏不要輸」以及「我是對的」的內建假設,經常阻礙他們從其他視角看待問題。然而,創造式對話的提問有機會破解此模式。唯有每一位成員「開誠布公並誠心提問」,才能充分的分享並深度對話,共同找出有承諾的解決方法。
另外,「提問」二字在刻板印象中,意味著「不知道」、「缺乏經驗」或「不夠專業」,這些判斷和負面標籤也和「提問」劃上等號。
如此一來,他們帶領的團隊很容易歸因於「沒時間」,受到採取行動的衝動所誘惑,而趨向快速尋求答案。沒有經過團體成員充分提問、啟動對話、深入思考,就貿然採取行動,結果可想而知。
這種自動化的映射,源自於我們受到教育環境的制約,過度獎勵與肯定唯一的正確答案,然而唯一的正確答案比較適用於知識內容的提問。例如,「水的化學式是什麼?」「公司規定的上班時間是幾點?」也或許我們可以說,教育歷程的素材偏向鼓勵唯一的答案與二元思維,不是對就是錯。
但是,當我們離開學校進入社會,我們所面臨的課題卻是多樣性與多層次。這些探討社會性、組織性、政治性、產品服務等與人相關的主題或議題,其底層的價值和每個人一路走來各自成長的經歷相關,各自背後開展的脈絡情景因而不盡相同。
這是我們陌生的,甚至不知道該如何處理,致使在啟動對話時,產生雞同鴨講的缺口或誤會也是很自然的情形。如果我們有機會開始鍛鍊創造式對話的提問,將能協助彼此刺激思考,催生出新視野,建構新點子與新關係等等。
有不少主管在學習或閱讀與提問相關的書籍之後問我,為什麼他感覺自己的提問,反而帶來部屬的防衛與辯解,甚至沉默?
通常我會先請主管先分享他的提問句型與目的,結果發現,主管的提問句型比較像是:「你為什麼遲交?」「今天加班不會填加班單吧?」「今天下班前把數字交給我,沒問題吧?」等等之類。
這裡的提問,本質上比較像是質詢或是以問號偽裝成命令式的直述句。如果本意是想要產生創造式對話、發揮提問的力量,真誠提問絕對是前提。它的背後是以好奇為本質,由發自內心想要理解與探索真相的衝動所驅使,純然以理解對方的世界觀或事物的本質為出發點。
然而此這樣的渴求,隨著歲月的成長,如果沒特別留意,我們將會被許多的「我知道」所逐漸淹沒,無數的默認前提讓你無法保持真正的好奇,走向固化思維,太陽底下沒有新鮮事就順理成章。身為引導學(facilitation)領域的專業工作者,即使你已經踩進工作坊的現場,我們持續精進自我絕對是必要的。
本書內容充分反映實踐者的經驗分享,鉅細靡遺,充分展現日本匠人的細緻精神。如果你對於如何準備與設計一場創造式對話的工作坊感到有興趣,並且期望能在引導現場有系統的提問,以激盪出集體的潛力,催生團隊湧現創新思維,本書絕對不容錯過。
不論你是引導界的新手或熟手,本書都能帶領你拓展既有提問的技巧,並加深你對創造式對話提問本質的認識。
* 本篇作者
王少玲(Leslie Wang)
為資深組織發展工作者、水月管理顧問有限公司創辦人。曾任中國渣打銀行企業大學總監、台灣渣打銀行學習發展部副總裁等職;中正大學心理所碩士。譯有《打造卓越引導力(第三版)》、《內在睿智之聲》(以上均為合譯)等書。
●本文摘自經濟新潮社/城邦文化 所出版之《提問的設計》,請勿轉載。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