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圖挑戰日本集體精神的「陰翳美學」:楊照談谷崎潤一郎

聯合新聞網 麥田出版社
(圖/麥田出版提供)

文/楊照

  日文必須引進運用漢字,最根本的理由是日語和中文一樣,都沒有結尾的子音變化,所以會有很多同音字詞。說話時可以靠音調或短暫的停頓來區別,但寫成表音的記號就容易產生混淆。像是「筷子」和「橋」的發音都是hashi,所以要說「橋頭掉了一雙筷子」就很難說清楚了。有了漢字字型本身明確區分,讓文字可以避開許多混淆,當然方便得多了。

  可是如此在歷史中形成的聲音和文字符號之間關係實在很複雜。像是日本庭院中經常見到的一種裝置,角落裡一段剖半的竹竿接水,接到一定的程度,水的重量使得竹竿往下傾,盛在竹竿裡的水倒出來,竹竿空了、變輕了又往上彈回去,於是竹竿尾端就急急敲在石頭上,發出「咚」的一聲。

  這是傳統日式庭院很重要的聲音美學設計。每隔一段時間,就會發出「咚」的聲響,聽到那一聲「咚」引發注意,於是聽見了細細潺潺的水聲,然後進一步感受到寂靜。雖然是聲響,但真正的作用是要讓人聽見無聲,感受到庭院裡的寂靜。藉由偶而的有聲,反襯出一直都在的無聲,非常巧妙的設計。

  這樣的裝置,叫そうず。因為そうず這個音有很多其他的指涉,所以一般會用漢字寫作「添水」,同時用漢字表現出其功能。不過如果去京都詩仙堂,你會發現那裡的そうず卻寫成了「僧都」。發音上也是そうず,但轉成這樣的漢字寫法,就有了不同的意涵,凸顯出由自然機制產生的規律「咚」的聲響,很像敲木魚,變成是自然模仿人,一個和尚緩緩地敲木魚念經,甚至是因為昏昏欲睡以至於久久才敲一次木魚。人為與自然巧妙結合呼應,浮現出一份禪意來。

(圖/麥田出版提供)

  理論上日文中的每個漢字都有對應的聲音,都能還原為聲音,但漢字和假名就是不一樣,必然帶著形體所顯示或暗示的意義,在聽覺之外,多增加了視覺的元素。《文章讀本》中谷崎潤一郎就特別強調了這一點。

  谷崎認為:日文中代表聲音的假名,和從視覺產生意義的漢字,從來沒有完全融合。而且他反覆強調日語是很貧乏的語言,沒有足夠的語彙,必須要靠漢字來擴充語彙。像是漢字中的「開」、「啟」、「張」、「擴」這幾個字有著不同的意涵,然而在日語中,如果單純聽聲音,這幾個動詞只有同一個聲音,是同一個詞語。日語中的一個動詞,必須靠漢字才能增加出四種、甚至更多的意思。

「奇情派」宗師谷崎潤一郎 (圖源:維基共享)

  他寫《文章讀本》的前提就是如何運用如此貧乏的日語寫出好文章來。所以這是一本純粹針對日文、針對日文寫作者發言的討論,使用中文的人看了完全無法應用在中文寫作指導上。

  關鍵重點在於要充分認知日文的特性──一部分是聲音的流盪,然而另一部分是視覺性的,會將流盪的聲音止住,讓聲音停滯。假名的部分和漢字的部分有不同的聲音效果,不同的聲音節奏,讓人閱讀時在聽覺和視覺間頻頻游移、切換。

  谷崎潤一郎自己是從翻譯《源氏物語》得到深刻的體會,區分出日文中的「和文體」與「漢文體」,或說「和文調」與「漢文調」的差異。對他來說,這是最重要的文體觀。並不只在運用多一點或少一點漢字,而是寫出屬於那一種聲調的文體。「和文體」基本上是聲音性的,追求流暢而華麗的聲音,要盡量讓聲音豐富為其美學規範。而相對地,「漢文體」是簡潔而固定的。

編按:《源氏物語》為日本女作家紫式部的長篇小說,故事以日本平安時代的貴族生活為背...

◎本文收錄於麥田出版/城邦文化所出版之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

陰翳的日本美:楊照談谷崎潤一郎(日本文學名家十講2)作者: 井伏鱒二 出版社:...

【作者介紹】

楊照

本名李明駿,一九六三年生,台灣大學歷史系畢業,美國哈佛大學博士候選人。曾任《明日報》總主筆、遠流出版公司編輯部製作總監、台北藝術大學兼任講師、《新新聞》週報總編輯、總主筆、副社長等職;現為「新匯流基金會」董事長,News98電台「一點照新聞」、BRAVO FM91.3電台「閱讀音樂」、公共電視「人間相對論」節目主持人,並固定在「誠品講堂」、「敏隆講堂」、「趨勢講堂」及「天下文化人文空間」開設長期課程。擔任麥田「幡」書系策畫人,選書並主編日本近代文學史上別具代表性之作品。


語言 日本 楊照 哈佛大學 麥田出版 閱讀風向球

推薦文章

留言